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等差数列复习课教学设计授课教学班级:2011级计算机升学2班授课教师:魏厚林课题:等差数列(复习)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等差数列的相关概念和性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并进行相关计算;能较熟练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求最值。2.经历问题的探究过程,体会方程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合作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树立学生勇于钻研的精神,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教学重点】关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相关计算;【教学难点】借助数学的方程思想,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求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近五年高考等差数列考试情况分析2009年等差中项5分;实际问题(等差数列的应用)10分;2010年等差数列的通项5分;2011年等差数列的通项5分;2012年等差数列的通项10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0分;2013年等差数列通项6分,前n项和公式14分。通过对近五年高考等差数列考试情况分析不难发现,在历年的高考中,等差数列的考点所占的比重较大,希望同学们要认真对待,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点并会灵活应用。二、知识点清单1.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d=an-an-1(n∈N*),(常用此定义判断或证明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2.等差中项如果三个数a,A,b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且A=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n∈N*.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Sn=na1+5.等差数列的性质:设{an}为等差数列,m,n,p,q为正整数,①当m+n=p+q时,有am+an=ap+aq(注:等式两端的项数要相同);②当m=n,而p+q=2m时,有ap+aq=2am,这表明当p,m,q成等差数列时,其对应项也成等差数列,这是等差中项更一般的表达形式。【锦囊妙计】三个数成等差数列时,通常设这三个数为:a-d,a,a+d三、典例剖析及课堂反馈例1.(1)等差数列1,-2,-5,-8…中,首项是(),公差是();(2)lg2+lg5的等差中项是();(3)(2010年高考题)等差数列的前4项分别是3,6,9,12,则其通项公式为an=();(4)已知等差数列{an}中,a5+a7=10,a2+a10=(5)(2008年高考题)已知一张小正方形桌子可坐4人,现按下图方式将小桌子拼成大桌子坐人,若要32人围坐在一张拼之后的大桌子旁,则需要()张小正方形桌子。课堂反馈1:(1)(2009年高考)数2和4的等差中项为;(2)(2011高考题)等差数列的前3项为1,4,7,则它的第4项是;(3)(2007高考题)若影院设置15排座位,第一排有10个座位,往后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则第15排是()个座位;(4)(2005年高考题)如图所示,用火柴棒摆成正方形图形,则第50个图形需要用火柴棒()根。(5)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a7=12,a2+a6=例2.(1)在等差数列{an}中,若a6=1,a3+a8=1,求a10和S10;(2)在等差数列{an}中,若a10=28,Sn=70,d=2,求n和an。[分析]:等差数列有两个基本量a1,d,等差数列的两个基本问题an和Sn都可以用两个基本量来表示,所以可列出关于两个基本量的方程组来求解解:略。方法提炼:通过例题2的讲解,我们不难发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紧密地联系着五个量a1,d,n,an,Sn,根据题意,建立适当的方程(或方程组),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三个量可以求出另外两个量。这种方法可称为基本量法,体现了数学中方程思想的运用。课堂反馈2:(2012高考题)在等差数列{an}中,若a3=8,a6=17,求:(1){an}的通项公式;(2){an}的前10项和S10的值.四、课堂小结本次课主要复习了以下五个知识点:1.等差数列的定义;2.等差数列的等差中项;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5.等差数列的两个性质;通过本堂课的复习,希望同学们对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下来后,要加强练习,进行巩固。五、作业布置复习资料P98-101六、板书设计课题:等差数列复习(一)一知识点清单二、典例剖析级课堂反馈三、课堂小结及1.…………例1.……………………作业布置。2.…………课堂反馈1……3.…………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