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4)绝大多数维生素是通过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体内酶促反应体系,在代谢中起调节作用,少数维生素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理功能。(5)人体内维生素缺乏时,会发生“维生素缺乏症”。人体每日需要量是一定的,使用不当,反而会导致疾病。13.7.1.2、维生素与辅酶、辅基的关系大部分维生素本身就是辅酶、辅基,或者是辅酶、辅基的组成部分,在机体的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3.7.2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的一般生产方法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在工业上大多数是通过化学合成法获得的,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生物发酵法代表着维生素生产的今后发展方向。从生物材料中直接提取的不多。13.7.3重要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制备方法(一)维生素B2(vitaminB2)1、组成(结构)、性质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Riboflavin),是两性化合物,极微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和氯仿,不溶于丙酮、乙醚。在中性与酸性溶液中稳定,但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2、生产工艺(1)维生素B2的发酵:①培养基的配制米糠油4%,玉米浆1.5%,骨胶1.8%,鱼粉1.5%,KH2PO40.1%,NaC10.2%,CaC120.1%,(NH4)2SO40.02%。②维生素B2发酵(2)维生素B2的提取与结晶:用稀盐酸水解,加黄血盐和硫酸锌,除去蛋白质等杂质,加3-羟基-2-苯甲酸钠与核黄酸形成复盐进行分离精制。一般提取工艺流程如下:(二)维生素C(vitaminc)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Ascorbicacid)是细胞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催化剂,它释放两个氢原子后变成氧化型维生素C,有供氢体存在时,脱氢抗坏血酸可以接受两个氢原子变成抗坏血酸,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1、组成(结构)与性质脱氢双键①山梨醇发酵菌种在上述基础上,又发展了维生素C两步发酵法新工艺,其过程如下:(三)叶酸2.生产工艺(四)维生素B6(vitaminB6)(合成生产)1、组成(结构),性质三种维生素都是白色结晶,吡多醇易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脂肪溶剂,对光敏感,对热稳定,但吡多醛和吡多胺在高温时迅速破坏。这三种形式都存在于自然界的食物中,但在体内则以吡多醛和吡哆胺形成存在,它们是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化学合成生产2.生产工艺(五)维生素B12(Cyahocobalamin)(发酵生产)1、组成(结构)、性质(转位酶)2.提取工艺2.生产工艺(七)维生素D21、组成(结构)、性质维生素D种类很多,均系类固醇衍生物。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性质稳定。2、生产工艺(1)工艺路线:(八)维生素E1、组成(结构),性质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多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如麦胚油,豆类等含量十分丰富。由于环上的甲基位置和数目不同,有α、β、γ、δ生育酚等,天然的生育酚都是D型。维生素E为油状物,在无氧条件下,对热稳定。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维生素E对氧敏感,所以常用来保护比它不易氧化的物质免受氧化,因而具有抗氧化剂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和女性不育症。是优良的抗氧剂和抗衰老剂。2.生产工艺多种维生素(九)辅酶I(脱氢酶的辅酶)CoI是具有较强吸湿性的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或生理盐水,不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为两性分子,等电点pH3,在干燥状态和低温下稳定。2.以酵母为原料的制造工艺2、生产工艺技术路线(以猪心为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