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药物监测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26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治疗药物监测学习教案.pptx

治疗药物监测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本章(běnzhānɡ)内容一、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drugmornitoring,TDM)采用现代分析测定手段,定量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并将测得的数据运用药物动力学原理拟合成各种数学模型,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cānshù),制定最佳给药方案,实现给药个体化;TDM的临床意义(一)个体化给药人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在使用教科书或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平均剂量后,并非所有病人都能得到(dédào)有效的治疗,对有些病人无效,而对另一些病人则可能出现了毒性反应。显然,不同的病人对剂量的需求(xūqiú)是不同的。例如,氢氯噻嗪、利血平、胍乙啶等抗高血压药的每日剂量在不同病人相差4~50倍。由于(yóuyú)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治疗用药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即所用剂量必须因人而异。只有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给药方案,才能使药物治疗安全有效。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和实行个体化给药方案从而(cóngér)摆脱经验式治疗后,使合理用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通过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给药,使癫痫发作的控制率从47%提高到74%。在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前,老年心衰病人地高辛的中毒率可高达44%,经治疗药物监测及给药方案调整后,地高辛的中毒率可控制(kòngzhì)在5%以下。(二)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可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特别(tèbié)是对一些只靠临床观察不易确诊的病例更是必要。例如扑热息痛的氧化代谢的中间产物(chǎnwù)有肝毒性,可致急性肝坏死甚至死亡,早期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可减轻其肝脏的毒性,但服用中毒剂量的扑热息痛的初期中毒症状并不明显,一般在用药三天后才出现,此时已延误了治疗机会,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可达到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目的。(三)判断病人用药的依从性所谓依从性是指病人是否遵医嘱用药。在临床上有时(yǒushí)药物治疗效果差并非由于治疗方案不当所致,而是由于病人未按医嘱用药。据文献报道,国外有50%以上的病人未按医嘱用药,表现为非依从性,从而导致治疗失败。通过治疗药物监测可及时发现病人在治疗过程(guòchéng)中是否停药、减量或超量用药,进而说服病人应按医嘱用药。二、血药浓度与药效(yàoxiào)的关系但因目前科技水平的限制,受体部位(bùwèi)的药物浓度难以直接测定。对多数药物来说,受体部位(bùwèi)的药物浓度与血浆药物浓度存在平行关系,作用强度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比作用强度与剂量之间的关系密切得多。不同种属的动物在相同的血药浓度时可产生极为相似的药理作用。按100mg/kg同样剂量的环己巴比妥给予小鼠、家兔(jiātù)和大鼠,由于生物转化速率不同而使其睡眠时间相差4~7倍,而三种动物在转醒时的血药浓度均在60g/ml左右。有些(yǒuxiē)药物虽然有效剂量种属差异很大,但有效血药浓度非常相近。例如,保泰松抗炎作用的剂量在兔和人相差几十倍,但其有效血药浓度都在100~150g/ml之间。苯妥英钠抗癫痫与抗心律失常的有效血药浓度为10~20g/ml。当血药浓度增至20~30g/ml时出现眼球震颤,至30~40g/ml时出现运动(yùndòng)失调,超过40g/ml可出现精神异常。地高辛的血浓度在1~2ng/ml时出现强心作用,当其血药浓度在3ng/ml时可出现中毒症状。多数药物的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实际上,这也是实施治疗药物监测的基础。通过治疗药物监测可了解所用剂量的治疗水平,从而指导临床对用药剂量进行反馈调整,使血药浓度处在有效范围之内,以避免(bìmiǎn)药物中毒或治疗无效。根据血药浓度与药效的关系,可将血药浓度划分为三个范围:无效(wúxiào)范围、治疗范围与中毒范围治疗范围——又称有效(yǒuxiào)血药浓度范围,是指最小有效(yǒuxiào)浓度(minimumeffectconcentration,MEC)与最大耐受浓度(maximumtoleratedconcentration,MTC)之间的范围。临床上常将治疗范围内的血药浓度值作为个体化给药的目标值。就多数人来说,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之内,药物(yàowù)显效而无毒。低于其下限,疗效不佳;高于其上限,常致毒性反应。三、治疗(zhìliáo)药物监测的指征同样,利尿药(以体重为药效指标)、口服抗凝血药(以凝血酶原时间为药效指标)或降血糖药(以血糖为药效指标)等都不需要(xūyào)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对于毒性小且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很大的药物,亦无需进行血药浓度测定。下列(xiàliè)情况可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一)治疗指数低的药物治疗指数低的药物,其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治疗量与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