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笛卡儿学派和莱布尼兹学派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4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笛卡儿学派和莱布尼兹学派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ppt

在笛卡儿学派和莱布尼兹学派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关于运动的两种度量的争论牛顿关于“运动的量是运动的度量,可由速度和物体的量共同求出”的定义,在当时是没有争议的。17-18世纪,有关“运动的度量”问题,在笛卡儿学派和莱布尼兹学派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即使在牛顿当时,“力”、“运动”、“动量”和“功”、“能量”等等概念混淆不清,名字也互相混用,特别是一个物体具有多少“力”的传统的看法加剧了这种混乱,这就是两种运动度量争论的客观历史原因。1743年,法国物理学家达朗贝尔(1717-1783)在他的《动力学论》的序言中,指出两种度量都是有效的,但是用在不同的地方。他认为,当物体平衡时,“运动的力”用mv来度量;当物体受障碍而停止时,只能用物体克服障碍的能力来表示,这时要用mv2表示。恩格斯在1880或1881年所写的《运动的量度----功》一文中,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揭示了两种度量的区别,他指出,机械运动确实有两种量度:mv是以机械运动来量度的机械运动本身,而1/2mv2是以机械运动转化为一定量的其他形式的运动的能力即以动能来量度的机械运动。3.关于引力性质的争论由于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中引入了引力而未能解释它的性质,因而有些科学家对此持否定态度。在牛顿时代和牛顿以后,一些物理学家曾作出了许多努力,试图弄清引力的来源。这一类尝试的基本出发点是假设有以太的存在。以太被看作是人类不可能直接感受到的某种很小的介质。爱因斯坦解开了引力之谜。根据爱因斯坦理论,物质不仅可以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场的形式存在。引力可以用引力场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现代科学认为,质量------这是一个决定物体惯性性质和引力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含义为:当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这个量决定了物体的加速度,这个量称为惯性质量;当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吸引时,质量这个量又称为引力质量,它决定了该物体受另一个物体的吸引的力。3.质量的概念进一步的发展牛顿把质量看成是物质的量,在牛顿后,许多科学家这是这样理解的,并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把物质看成是构成自然界中所有物体的某种原料。直到19世纪末,人们才认识到这种概念是不正确的。19世纪末发现了电子,并且已知电子的质量不是常数,与速度有关,但是电子运动仍然是电子这个客观实体并没有改变。这说明了,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他们的质量已不是一个常数,而与速度有关。而物体运动时仍然是同一个物体,即它所含的物质的量没有改变而质量变了。第四章热学发展热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种自然力,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恩格斯热学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也就是热学的早期史,开始于17世纪末直到二十世纪中叶,这个时期积累了大量的实验和观察事实。关于热的本性展开了研究和争论,为热力学理论的建立做了准备,在19世纪前半叶出现的热机理论和热功当量原理已经包含了热力学的基本思想。第二个时期,从19世纪中叶到9世纪70年代末。这个时期发展了唯象热力学和气体动理论。这些理论的诞生直接与热功当量原理有关。热功当量原理奠定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础。它与卡诺理论结合则导致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三时期内唯象热力学的概念和气体动理论的概念结合的结果导致了统计物理学。代表人物:玻尔兹曼第四时期,也就是从20世纪30年代起-----现在。这个时期出现的量子统计物理学和非平衡态理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分支。1、温度计的发明和改进人类很早就思考着这个问题:热是什么。古代人们就曾思索这个问题,但为此而臆想出来的种种假设,并未涉及热现象的任何实质。16世纪末,伽利略对热现象感到兴趣。他决定制作一个能指示物体“热”程度的仪器(当时还没有温度的概念)。1593年,伽利略利用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了温度计的雏形。伽利略温度计是一个象麦杆那么粗的长玻璃管,起一端带有鸡蛋大小的玻璃泡。使用时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通过把玻璃泡预先受热,使水沿管子升高一些,这就构成了伽利略温度计。2、温标的建立要使用温度计确定物体的热状态,必须对温度计进行刻度,这样才能对不同的热状态进行比较。在18世纪,温标的种类很多,但留下来的只有以下三种:荷兰人华伦海特(1686-1736)制作了第一个比较准确的温度计。1709年选用酒精作为测温物质,1714年以后又改水银为测温物质。法国的化学家雷伊(1582-1630)将伽利略的温度计简单的倒过来了,将水注入玻璃泡,而将空气留在管中。于是,水成了测温物质,由于他不知道封闭管子的上部,因水的蒸发会出现误差。1659年,法国天文学家布里奥制造了第一把水银作为测温物质的水银温度计。当时,对温度计测量的是什么物理量是很含糊的,通常认为被测量的是热量,即使在18世纪的著作中可以看到“失去了多少度热”或说物体“具有多少度热”等含糊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