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课堂作业(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课堂作业(1).doc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课堂作业(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课堂作业课程名称:移动互联网与科技进步任课教师:杨舰学生姓名:陈仪文学号:09300680024联系方式:13564109956题目123总分得分一、课堂作业题目:1.略(请填写)2.略(请填写)3.略(请填写)二、具体要求1、字体:凡是正文一律用宋体/五号字,注释用小五号字,大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小标题用宋体/五号字/加粗。段落:一律采用标准间距、1.5倍行距。2、字数:字以内3、格式:3.1每篇小作业均须包括作业题目、正文;3.2若使用注释及引用、参考书目时:3.2.1注释一律使用脚注,需包括作者、篇名/书名/期刊名、页码、出版社和版次/期刊号。3.2.2引用及参考书目放在文章末尾,需包括书名/期刊名、作者、出版社和版次/期刊号。4.提交日期:月日前提交。个别需改写的可顺延三天,最迟于月日之前全部交毕。5.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移动定位技术课题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信息量也无限膨胀。1967年,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在书中首次提出地球村的概念。其理由是广播、电视和其它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人类生活中信息传输的速度和传播的广度并没有因为地球村的出现而止步不前。相反的,地球村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使人们与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人类变得相互间更加了解。地球村的现象改变了地球人原有的生活观念,迫使人们更加关注他人乃至整个世界的兴趣和需要,从而提高了对信息时效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要求。移动定位技术恰恰能对人类以上的这些要求给出满意的答复。移动定位技术是一项令人兴奋的技术。由于它能够在数据与网络架构完善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地定位出被测对象的地理位置,因此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它也必将被运用于政治、军事、生活等各个领域,从而掀起更为狂热的移动定位技术浪潮,就此,我认为移动定位技术必将有很好的前景。移动定位技术的原理和分类:移动定位技术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通过对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一些参数进行测量,根据特定的算法对某一移动终端或个人在某一时间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精确测定,以便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相关的位置信息服务,或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跟踪。根据移动定位的基本原理,移动定位大致可分为两类: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技术和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技术,还有的把这两者的混合定位作为第三种定位技术。1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技术其中起源蜂窝小区(COO)定位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其工作原理是: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特定的小区标志。当持有移动终端的某人进入某小区时,移动终端要在当前小区进行注册,系统的数据中就会有相应的小区标识。系统根据采集到的移动终端所处小区的标识号来确定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这种定位技术在小区密集的地区精度较高,且无需对现有网络和手机做较大的改动,因此被应用于GSM等技术中。其次是到达时间TOA定位技术。到达时间定位法是基于测量信号从移动台发送出去并到达消息测量单元(3个或更多)的时间来定位的。在多个基站进行上述计算,则移动台的二维位置坐标可由3个圆的交点确定。这种定位技术要求接收号的基站、移动台知道信号的开始传输时刻,但是,它没有使用位置测量单元,因此,必须通过与在基站上安装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或原子钟的无线网络之间的同步来实现。其优点是使用现有的CDMA网络,在市区提供的定位精度较好。缺点是要求精确的时间同步,要用时间戳区分信号发出时间,且响应时间较长。再次是增强型观测时间差E-OTD定位技术。该技术是基于到达时间定位及时而发展起来的。在无线网络中放置若干位置接收器或参考点作为位置测量单元LMU,参考点都有一个精确的定时源,当具有E-OTD功能的手机和LMU接收到3个以上的基站信号时,每个基站信号到达两者的时间差将被算出来,从而估算出手机所处的位置。这项定位技术定位精度较高但硬件实现也复杂。最后是角度达到AOA定位技术。这种定位技术要求基站需装设阵列智能天线。通过这种天线测出基站与发送信号的移动终端之间的角度,进一步确定两者之间的连线,这样移动终端与两个基站可得到两条连线,其交点即为待测移动终端的位置。该定位技术的缺点是所需智能天线要求较高,且有定位盲点。2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技术该定位技术的原理是:多个已知位置的基站发射信号,所发射信号携带有与基站位置有关的特征信息,当移动终端接收到这些信号后,确定其与各基站之间的几何位置关系,并根据相关算法对其自身位置进行定位估算,从而得到自身的位置信息。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但其致命的缺陷是需要手机参与定位参数的测量并进行坐标位置的计算,必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