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化学_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高中化学_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已思考回忆前面的内容,明题经初步解决了反应的快慢和限度问题,这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节课我们来讨论有关反应的方向的问题。入寻找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从研究过程和研究手【实验】同学们是怎样知道甲烷的空间观察、思考段的真实性,理解真形象是正四面体结构的?讨论、思考实的化学世界。通过先拿出四个气球,很自然地将其缠绕在起,回答,原来让所有学生接受静态松开四个气球自然形成正四面体的形状这简单的的物质结构有趋向于(见图a)利用气球间的摩擦力,将其变为分子结构形成稳定结构以达到平面四边形(见图1中b),轻轻一抖动,的几何学能量最低的状态,立即就转化为四面体形。重复,气球再次从平表达却是过渡到动态的化学反面四边形转变为立体的正四面体。由能量最应是否也有同样的趋低原理决势,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定的。第一个重要原理——放热反应有自发进行的趋势。图a图b由此可见,甲烷呈四面体构型是能量最稳定的一种排列方式。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提问】化学又会向着那个方向自发进行呢?学1.通过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化学反应方向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习判断的焓判据及熵判据;目标,明确学习目的。目2.通过实例分析,说出化学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对化学反应标进行方向的影响;【提问】再次演示模型由平面正方形到正思考由模型转换,学生会自四面体的自发转换。提问什么叫自发过然而然的理解“外力”环程?是区分自发与非自发节过程的关键点。一【课件展示】焓在T、P一定的条件下,不借助光、电等外判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叫做自发过据程,相反,不会自然发生的过程叫做非自发过程。P35【对话形式】甲烷分子结构趋于能量最低,由学生熟悉的自然现是个案还是普遍规律?观察、听讲,象分析,加深学生对能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的自发过程:水流、电并回答(依量最低原理的理解。并流、传热、刮风等,提问这些自发过程的据学科知识且迁移到化学反应中,共同特点。及生活经验引出了焓判据,很好的【提问】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呢?回答):这降低了难度,学生易于些自发过程理解和接受。都是从高能状态到低能状态。能量最低,是普遍规律【课件展示】观察学生掌握能量最低原△H<0放热反应推理理后,推出反应要放思考热。通过展示能量变化体系的能量降低图示,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的出结论,巩固了热力学知识,练习了读图发生化学反应后,体系能量降低的原因:能力。△H<0,由此得出焓判据。【板书】△H<0,可自发进行。【巩固检测】请说说下列反应能够自发进依据刚刚的分析,迁移行的原因。应用,回答问题:这些NaOH(aq)+HCl(aq)=NaCl(aq)+H2O(l)反应都是△H<0,符合2H2(g)+O2(g)=2H2O(l)能量降低的原理。依据2Na(s)+2H2O(l)=2NaOH(aq)+H2(g)回答慢慢领会焓判据2Fe(s)+3/2O2(g)=Fe2O3(s)的含义。过【演示实验】实验证伪:将一定量观察用此实验说明焓判据渡Ba(OH)2·8H2O晶体与一定量的NH4Cl思考不全面。用真实且典型、晶体一起放入塑料袋中,揉搓使之混合均的案例,来推翻刚刚建释匀。片刻后,你发现了什么?观察实验,立的焓判据。让学生意疑并用手触摸塑料袋,感受体系温度的变化,识到焓判据的缺陷。选、得出此反应为吸热反应,并且有氨气放出。择现场实验,对学生的总刺激强烈,感受较深。结【提问】你还能举出那些反例?思考学生对吸放热反应与【课件展示】讨论自发倾向之间的关系已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但仍有一个较大干看图扰项就是:加热,点燃思考是不是外力?问题一,点燃,加热是不是外力?问题二,同样是放热反应,有的不需要任何条件,有的需要加热、点燃,有的需要持续不断加热。你能结合图像作出说明吗?【小结】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得出反应焓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一个因回顾探究过通过举证证伪,排除疑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程并进一步问,引出熵判据。思考。【环【课件展示】熵,熵变等有关概念。思考初步理解概念。节二【演示实验】观察熵、熵变的概念非常抽熵思考象,学生不易理解。通判过演示实验使得概念据变得形象具体,学生易于接受。学生通过观察后一个状态比前一个状态混乱,得出是一个熵增过程;此外,根据混乱是常态,有序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便于学生得出熵增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