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用陌生化手法创作视角、思维陌生化一、侧视法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曹雪芹这位写作大师就是以一位从未见过挂钟的农村老妇刘姥姥的陌生眼光来写王熙凤房屋里的挂钟,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陌生化的心里基础是,摆脱日常的自动化感觉,而用事物给人的第一次新奇反应为基础展开描写,来调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在小说叙事中,若想取得陌生化效果,仅运用一般的人物视角是不够的,这种视角应当是一种非常态的,异常的视角,这些视角观察事物的眼光异于常人,因此折射出的对象事物或离奇陌生,或荒诞怪异。这使读者在阅读此类文本时,一方面容易被事物的新奇陌生所吸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这种新奇陌生也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使读者必须延长审美感知的时间,并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审美感受。叶志良在《小说魔方》中说到的可以有“我说”“你说”“他说”甚至混合相间的叙述视角;韩少功的《爸爸爸》却是借一个傻子的眼看遍人生百态。写作的视角独特也能体现出作者的功底,要善于运用独特的视角表现生活,这个视角可以是故事中的任何一个人,也可以是生活中一个不起眼的物,“钱币”“篮球”……等等。(一)、儿童视角当代作家王朔的小说《看上去很美》,采用了一位幼儿园小朋友方枪枪的视角叙事,我们看似平常的事物经过孩子的眼光一折射,顿时有了一种新奇的效果。小说中有一段写方枪枪半夜从保育院的床上爬出来玩,看见了自己的影子:“黑魇并没有消退,……我只有不停地跑,才是安全的,能够把这庞然大物扯开一道口子。……每当我以为安全了,想歇下来喘口气,它就像乌云在我眼前迅速聚集起来了。我怕得哭了,再也没劲跑了,走着唠叨:你干嘛呀,你老跟着我干嘛呀。想同它讲和,它永远一声不响,一步不落跟着我。我也边走边回头,想看清它的模样,到底是谁。可它的脸太长了,走一路也看不清……”这一段通过方枪枪的视角,把孩子遇到陌生事物的恐惧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大人们司空见惯的影子经小朋友方枪枪的视角一放大,立即化为新奇的审美之物。这一陌生化视角的采用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童真童趣的画面,令读者耳目一新,童年时代有过如此相仿经历的读者回忆起成长道路的点点滴滴更会情不自禁地会心一笑。(二)、未开化的野蛮人视角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脏》里的一段:“我把船往上开了一点,然后转过头向下游驶去。两千只眼睛紧紧地盯着这只溅着水花,砰砰作响的凶猛河怪的一举一动,看着它用可怕的尾巴拍击着河水并向空中吐出黑色的烟雾。”显然,这段叙述采用了岸上几千名非洲土著人的叙事视角,体现了这些未开化的野蛮人独特的认知方式以及对“河怪”畏惧的情感。在现代人的眼中,汽船就是汽船,是我们人类的一种交通工具而已。而在土著人的眼中,汽船是“会吐浓烟,有着可怕尾巴且凶猛的河怪”。土著人对汽船的恐惧背后隐藏着他们对来自文明社会的人的恐惧,那些自称爱与文明的传播者,实际是杀人者,殖民者,体现了原始与文明的对立。我们从这些未开化的野蛮人(土著人)的眼光中,对汽船有了陌生化的感受,在这种陌生化的感受之后,我们获得了更深刻的思索。这也许就是康拉德所说的“看见”吧。(三)、精神病患者(疯子)视角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就属于这类作品。作者开创性地选择了一个患迫害狂的疯子来作叙述者,用他的视角来描述旧社会种种反常的现象。从表面上看,狂人的语言全系疯话,阅读者必须逆转自己的惯性思维,细加琢磨,才会发现他说的话最为真实。他以辛辣的反讽,无情揭露了封建专制主义吃人的本质,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也表明了这一独特的视角带给了读者强烈的陌生化审美体验。(四)、亡灵视角此类作品的代表作是方方的《风景》,该小说曾被誉为“当代生存意识的经典文本”。小说的叙述者是“我”,但“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视角——“我”,小八子,是家里的第八个孩子,生下来半个月就夭折了。小说正是借死了的“我”的眼睛,去看活着的父亲、母亲及他们的七子二女的生存。十一个人,尽管生活在同一个贫穷而缺少温暖的家庭,却演绎出各自不同的生存方式,揭示出一道触目惊心的底层劳动人民穷困生活的风景。因为“我”是亡灵,所以“我”也具有了全知叙事者的权威性,尽管这种能力是作家赋予的,但人们在阅读文本时不免会产生一种荒诞神秘的陌生化效果。(五)、动物视角譬如严歌苓的小说《爱犬颗勒》,借一条狗(颗勒)的眼光来观察人类。在人看来许多稀松平常,顺理成章的事,狗却觉得不可理喻。比如,颗勒看到,人这种“食肉动物”,居然把人以外的很多动物作为自己的食物,贪婪地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大啖特啖,欢天喜地,毫无触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