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镇痛药专业知识宣讲疼痛组织致痛物质快痛(剧痛)尖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刺激时立即发生,刺激消除后立即消失严重创伤,烧伤,心梗慢痛(钝痛)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发生较慢,持续时间长感染性炎症,腹痛,牙痛药物分类(classification)镇痛药分类:1.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吗啡、可待因2.人工合成镇痛药: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喷他佐辛、二氢埃托啡等3.其他:曲马朵、布桂嗪、延胡索乙素、罗通定等阿片(opium)罂粟Papaversomniferum公元前五世纪,希腊人发现它有安神、安眠、镇痛、止泻、止咳、忘忧的功效1803年,德国学者首次分离提纯吗啡阿片生物碱分类:菲类:吗啡和可待因,是主要镇痛成分。异喹啉类:罂粟碱,无镇痛作用,有松弛平滑肌、舒张血管的作用。A、B、C环构成氢化菲核,-N-甲基哌啶环与环B稠合,环A上的酚羟基被甲基取代,成为可待因;叔胺氮上的甲基被烯丙基取代成为拮抗药-纳络酮阿片类药物作用机制(Mechanisms)阿片受体分布广泛,与情绪和精神活动有关的边缘系统和蓝斑核阿片受体密度最高。与痛觉的整合和感受有关的丘脑内侧、脑室和导水管周围灰质阿片受体密度高镇痛作用与δ、κ、μ3种阿片受体有关。阿片受体Opioidreceptors内源性阿片肽吗啡+受体→细胞膜K+电导性↑→K+外流↑→膜超极化→Ca2+内流↓→[Ca2+]i↓→P物质释放↓→痛觉神经传导↓镇痛(-)耐受性药物反复使用后,机体对药物反应强度递减。表现为使用剂量逐渐增大和用药间隔时间缩短。可能原因:1.受体下调2.受体磷酸化3.受体下陷4.G蛋白脱偶联5.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上调6.孤啡肽生成增加对抗阿片类药物作用依赖性——表现为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甚至意识丧失,病人精神出现变态,有明显强迫性觅药行为等。戒断症状停药后出现兴奋、失眠、流泪、流涕、出汗、震颤、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造成很大痛苦。成瘾的治疗替代疗法美沙酮或二氢埃托啡单独或联合治疗,6–7天可基本脱瘾。联合应用,治疗期间情绪稳定,不出现戒断症状,且不易出现美沙酮或二氢埃托啡的依赖性。一、吗啡(morphine)药理作用(pharmacologicalactions)一、中枢神经系统1.镇痛目前最有效的镇痛药皮下注射5-10mg显著减轻疼痛,作用持续6小时用于各种疼痛。对慢性钝痛>急性锐痛作用强,选择性高。作用在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和脊髓胶质区的阿片受体意识清楚,有镇静和欣快症状2.镇静和欣快—激动边缘系统和蓝斑核的阿片受体消除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出现嗜睡、精神朦胧、理智障碍等。安静时易诱导入睡,但易唤醒欣快感:满足感、飘然欲仙等3抑制呼吸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抑制桥脑呼吸调整中枢。治疗量: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通气量减少。急性中毒:呼吸频率可降至3~4次/分。可用纳洛酮拮抗。呼吸抑制是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4.镇咳抑制咳嗽中枢,镇咳强大(由于成瘾,少用)二、平滑肌(smoothmuscle)胃肠道平滑肌:兴奋↑,张力↑胃蠕动↓延缓肠内容物通过,中枢抑制作用,便意迟钝→便秘胆道平滑肌:括约肌痉挛性收缩,胆道排空受阻,胆绞痛。可用阿托品缓解。其他平滑肌:子宫平滑肌张力、收缩频率和收缩幅度↓,分娩时程↑;输尿管平滑肌和膀胱括约肌张力↑尿滞留;支气管平滑肌张力↑三、心血管系统(1)扩血管:(阻力、容量血管)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机制:①抑制交感中枢②促组胺释放(2)升高颅内压:抑制呼吸,CO2蓄积,扩张脑血管,颅内压↑四、免疫抑制作用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IL1,2,10↓)抑制NK细胞活性、抑制刀豆素A刺激T细胞增殖、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HIV诱导的免疫反应,Morphine吸食者易患HIV抑制作用在停药戒断症状出现期最明显临床应用心源性哮喘辅助治疗心源性哮喘——由于左心衰突发急性肺水肿而引起呼吸困难,综合治疗包括:强心苷、氨茶碱、利尿及吸氧外,静注吗啡可产生良好效果机理:①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②镇静,消除紧张、焦虑、恐惧情绪③降低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止咳止咳作用强大,但因成瘾性强,一般不用,必要时,用可待因替代治疗干咳无痰的病人止泻使推进性胃肠蠕动减慢用于严重单纯性腹泻,对急、慢性腹泻均有效,如伴感染,合用抗生素不良反应急性中毒原因:用量过大表现:昏迷、呼吸高度抑制、瞳孔极度缩小(针尖样瞳孔)伴紫绀、血压下降及体温下降,甚至呼吸麻痹抢救:人工呼吸,给氧静注阿片受体阻断药纳洛酮禁忌证禁用于分娩止痛和哺乳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