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BCS化疗进展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7.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SABCS化疗进展培训课件.ppt

SABCS化疗进展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SABCS化疗进展E1199十年更新:淋巴结阳性或高危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AC序贯P或T(三周或单周方案)的三期研究方法——E1199患者分组与给药主要终点——DFS复发,对侧乳腺癌,或死亡主要比较:首次计划的分析——不同紫杉与给药方式86%的效能以检测17.5%的DFS降低(双侧I类检验,a为0.05)计划在出现1042例DFS事件后进行分析次要比较——P3与其他组任一组主要比较结果为阳性80%检验效能检测任何试验组vs.标准P3组失败率降低22%(多次比较校正后,双侧nominal5%水平检验)计划在出现1400例DFS事件后进行分析此次分析——计划在85%患者至少随访10年时至2014年5月1日,8.4%患者退出或失访89.7%患者至少随访10年,并继续随访中位年龄:51岁(19-84)绝经前:46%肥胖:35%腋窝淋巴结阳性0:12%1-3:55%>3:33%ER阳性:69%Her2/neu阳性:20%保乳术:39%4组内分泌治疗相似他莫西芬37%,他莫西芬-AI58%,AI5%初始报告:主要结果(中位随访5.3年)给药类型(P1+P3比D1+D3)——无差异(分层对数秩检验)总生存率p=0.977无病生存率p=0.322给药时间(P1+D1比P3+D3)——无差异(分层对数秩检验)总生存率p=0.795无病生存率p=0.876给药类型与时间交互作用(分层Cox模型)总生存率p=0.007无病生存率p<0.001结果——次要比较紫杉醇单周方案与最初报道相比:质同量不同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的探索性分析(N=1025)结果——探索性分析:HR阳性和HER2阴性或未知乳腺癌患者中的OS与DFS结果——探索性分析:不同亚型及BMI下的年复发风险结果——探索性分析:HR阳性和HER2阴性或未知乳腺癌患者在不同人种和体重中的OS与DFS在所有人群中,与辅助化疗AC序贯紫杉醇三周方案相比,序贯紫杉醇单周或多西他赛三周方案能显著提高DFS、少量提高OS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最好的紫杉类治疗方案是序贯紫杉醇单周方案10年DFS从59%提高到69%,OS从66%提高到75%对于HR阳性、HER2阴性或未知的乳腺癌紫杉醇组在5年时观察到一个改善预后的趋势,而10年时未出现应注意高危人群可能需要延长内分泌治疗以避免晚期复发与预后差紧密相关的因素肥胖(体重指数>30Kg/m2),黑人独立于肥胖,并且在其他报告中得到证实NSABPB-36NSABPB-36FEC-100vsAC:5年DFSHR0.75,即从84.7%提高至88.2%385例DFS事件,提供80%的检验效能分层秩和检验,双侧I类检验,a=0.05Cox分析用于HR及CI的评价在Celecoxib/安慰剂中止后,增加样本量:327/2700(12%)平衡化疗组间celecoxib主要分析为包含按celecoxib进行分层截至2014年1月31日,400例无病生存事件,中位随访82.8月(7年)毒性NSABPB-36无病生存率NSABPB-36总生存率与AC×4周期相比,FEC-100×6周期没有提高主要终点DFS或次要终点OSFEC-100毒性增大对AC组DFS事件的预测是准确的经7年随访,心衰事件在两组均罕见这项研究的结果不支持对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6个周期的FEC的治疗比较白蛋白结合紫杉醇与普通紫杉醇对早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随机III期试验GBG69-GeparSepto最终研究设计统计学假设:预估P-ECvsnabP-EC的pCR率:33%vs41%,OR1.41,第一阶段采用非劣效界值为10%,第二阶段采用双侧a=0.05,b=0.8,1200例样本量研究终点:主要研究终点:pCR(ypT0ypN0)次要研究终点:pCR(ypT0/isypN0;ypT0ypN0/+),安全性,依从性,不同SPARC的pCR入组标准:单侧或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可/不可手术FFPE可用于HER2,HR,Ki67,SPARC检测分期cT2-cT4a-dcT1c和cN+或pNSLN+或ER-和PR-或Ki67>20%或Her阳性主要基线特征主要终点:白蛋白结合紫杉醇显著提高pCR率(pCR:ypT0ypN0)次要终点根据其他定义的pCR率所有亚组均有体现,尤三阴性乳腺癌血液学毒性非血液学毒性达到主要研究终点:与普通紫杉醇相比,白蛋白结合紫杉醇显著提高pCR率(OR1.53;p<0.001)这一效果在所有亚组均有体现,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OR2.69)白蛋白结合紫杉醇导致感觉神经病变比例显著高于普通紫杉醇需要长期随访以验证增加pCR率能否带来更好的DFS和OS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