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妊娠期用药(yònɡyào)评价主要内容很多畸形与遗传因素有关,有10%与染色体异常有关。3%到5%由子宫内感染造成,而另外有3%到5%则可能是由母体的一些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仅有很小的一部分,大约(dàyuē)占总数的1%到2%,被认为与妊娠期间的药物使用有关。50年代已经有链霉素导致新生儿听神经损害,抗甲状腺药物可以导致新生儿甲状腺肿的报告但未引起充分注意。60年代发现当时服己烯雌酚的孕妇所生的女儿有的竟在青春期发生阴道腺病,甚至转变为阴道透明细胞癌。妊娠前3个月是药物致畸作用的敏感期,凡可能致畸的药物此时应禁用。从妊娠第14周到胎儿出生(chūshēng)后4周,有些药物如四环素、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磺胺类、安定和镇痛药对胎儿和新生儿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亦应禁用或慎用。新药(xīnyào)的上市妊娠期影响药动学的母体(mǔtǐ)生理性改变妊娠期妇女(fùnǚ)用药的特殊性妊娠期药物(yàowù)应用的二重性胎盘(tāipán)屏障的特殊性孕妇用药(yònɡyào)的规律和趋势制定(zhìdìng)特殊治疗方案的必要性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tèdiǎn)药物分布表观分布容积妊娠期妇女血容量增加35~50%,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引起(yǐnqǐ)血液稀释(生理性贫血),心输出量增加,体液总量平均增加8000ml,Vd增大。所以,一般说来孕妇的血药浓度低于非妊娠期妇女。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妊娠期蛋白生成速度加快(jiākuài),但仍表现为生理性血浆蛋白低下;未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型)的药物极易转运至各房室,表观分布容积增大;同时,在妊娠期许多蛋白结合部位被内分泌激素类物质占据,使妊娠期药物蛋白结合率进一步降低,故游离部分比例增高,药效增强,非结合型药物增加,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地西泮、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多卡因、哌替啶、普萘洛尔、地塞米松、水杨酸、磺胺类药物代谢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导致胆汁郁积,多数药物排出速度减慢;药物排泄(páixiè)心输出量和肾血流量增加,经肾排泻的药物排出加快妊娠晚期,仰卧位时肾血流量减少,药物排出缓慢三、胎盘(tāipán)药物动力学第十八页,共六十页。2.胎盘的运输方式(1)扩散作用:脂溶性高、分子量低于250的中性分子和Na+、K+可通过胎盘。(2)主动转运:如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钙、镁等,此时胎儿(tāiér)血中的药物浓度高于母血。(3)胞饮作用:药物通过合体细胞吞噬作用进入胎体,如蛋白质、病毒及抗体等。(4)通过膜孔或细胞裂隙:是少见的转运方式。胎盘小孔与胃肠道及血脑屏障小孔相似。凡分子量小于100的药物可以通过。3.影响药物通过胎盘的因素(1)药物脂溶性和解离度脂溶性高的药物易经胎盘扩散到胎儿血循环。如安替比林、硫喷妥钠能很快地以扩散形式通过胎盘。反之(fǎnzhī),较则慢,如肝素等。(2)药物分子量大小小分子药物比大分子药物扩散速度快。分子量200~500的药物易通过胎盘,分子量700~1000的如多肽及蛋白质等则穿过较慢。(3)血浆蛋白结合力既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分子量越大越不易通过胎盘。(4)胎盘血流量胎盘血流量对药物经胎盘的转运有明显的影响,妊娠期妇女患感染性疾病、合并糖尿病、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等,可破坏胎盘屏障,使胎盘的渗透(shèntòu)及转运发生变化,可使一些原本不易通过胎盘屏障的药物变得易通过。胎盘(tāipán)对药物的生物转化胎儿(tāiér)药物动力学胎儿(tāiér)药代动力学特点3.代谢胎儿肝脏(gānzàng)的酶功能不完善,仅为成人的30%~60%;导致某些药物的浓度高于母体药物浓度芳香族化合物致畸特点:将脂溶性高、极性小的药物代谢成脂溶性小、极性大的药物。4.排泄胎儿肾小球滤过率甚低四环素、氯霉素、反应停胎儿的首关效应脐静脉血经肝脏、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是主要(zhǔyào)通道,故肝脏药物浓度高,形成胎儿的首关效应另一部分脐静脉血经静脉导管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经肝脏代谢量减少,活性药物直接到达心和中枢神经系统胎儿药物治疗学近年来临床已证实有效的治疗药物如治疗胎儿心律不齐的药物,又如,对估计要早产的孕妇,妊娠期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促使胎儿肺提前(tíqián)成熟。用药治疗时,应选用经过胎盘转运,但不经胎盘代谢、能保持药效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时宜选地塞米松。妊娠期各阶段用药(yònɡyào)特点2.妊娠早期着床(zhechuánɡ)前期—对药物高度敏感、可致流产受孕后3~12周—胚胎发育和分化速度快,是药物致畸的敏感时期3.妊娠中期和晚期药物对胎儿致畸的可能性减少但此时牙齿、神经系统及女性生殖器仍在继续发育,不良反应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