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概要之局部望诊.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医基础概要之局部望诊.ppt

中医基础概要之局部望诊.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望头面望小儿头部,尤须诊察颅囟。2.囟门凹陷,称为囟陷,是津液损伤,脑髓不足之虚证(1)虚证——①吐泻伤津②气血不足③先天肾精亏虚(2)但6个月以内的婴儿囟门微陷属正常3.囟门迟迟不能闭合,称为解颅,是为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1)肾气不足,发育不良。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软”“五迟”(2)常兼有“五软”;头软、项软、口软、手足软、肌肉软;“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2)望面部(3)望发面部形态(二)望五官(1)望目望目,主要是观察目的神、色、形、态等方面的变化。(3)目的形态:目眶凹陷,是阴液损耗或精气衰竭;目窠浮肿,状如卧蚕,是水肿之征。眼球突出而颈肿为瘿病。患者两眼固定,转动不灵,固定前视者,称瞪目直视;固定上视者,称戴眼反折。多见于惊风、惊厥或精脱神衰之重证。横目斜视(先天者例外),是肝风内动。瞳仁扩大,多属肾精耗竭,为濒死危象。(2)望鼻(3)望耳(4)望口唇(5)望齿与龈(6)望咽喉(三)望皮肤~~~~~~~~~~~~~~~~~~~~~~~~~~~~~~~~~~~~~~~~~~~躯体部的望诊包括颈项、胸、腹、腰、背及前后二阴的诊察。2.望腹部:隔膜以下,骨盆以上的躯干是腹部。腹部望诊主要诊察腹部形态变化。3.望胸部:隔膜以上,锁骨以下的躯干部谓之胸。望胸部要注意外形变化。4.望背部:由项至腰的躯干后部称为背。望背部主要观察其形态变化。(五)望二阴(六)望四肢肘关节伸直时,上臂与前臂之间的外翻角大于5~15度,为“肘外翻”,小于5~15度,为“肘内翻”。直立位两足并拢时,膝关节不能靠拢,且向外弓出,以致两腿呈“O”形,称为“膝内翻”或“O”形腿或“罗圈腿”。直立位两膝靠拢时,两小腿斜向外方,踝关节不能靠拢,两下肢呈“X”形,称为“膝外翻”或“X”形腿。踝关节呈固定型内收位,称“足内翻”,呈固定外展位,称“足外翻”。肘、膝关节内外翻或踝关节内翻,皆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肾气不充、发育不良所致。小腿青筋怒张,形似蚯蚓,称为“下肢青筋暴露”。多因寒湿侵袭,络脉瘀阻所致。肢体肿胀,按之压痕,是全身水肿的一部分。见于水肿病。为肺脾肾功能失常,水湿停留所致。上肢或下肢不等长,两侧有明显长短,见于先天不足或生长发育期间,邪热伤津或气血不足,以致肢体失养、骨骼发育异常,或由筋脉挛缩引起或外伤断肢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