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6-1战略性思考战略管理从20世纪50年代起到现在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1、1950年代末美国学者戈登和豪威尔首先提出经营政策课程—是战略管理研究的前身。2、1960年代初,经营战略研究的先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中首次提出了经营战略,并作了阐述,随后哈佛商学院德安德鲁斯和安索夫丰富了战略管理问题,使经营战略或叫战略管理理论趋于成熟。3、1980年至今,战略管理研究进入一个相对稳步发展的阶段,为更多公司所运用。二、战略和战略管理1、什么叫战略—最初源于军事术语,是指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即是在战争中利用军事手段达到战争目的的科学与艺术。针对企业或组织的战略定义为:(组织)战略就是组织运用它所拥有的技术和资源,在最有利的情况下达到基本目标的科学与艺术。(P114页)战略管理是指组织围绕战略的分析、选择实施和评估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与措施的全过程。它对于组织的发展方向有着长远的全局性的影响。三、(组织)战略的构成—四大部分1、范围:即企业的经营范围。企业战略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经营范围。2、资源部署:即在组织设计中,对人、财、物、信息资源的优化合理分配。3、竞争优势:即利用经营范围的选择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竞争优势。4、协同作用:也就是综合运用范围选择、资源配置和竞争优势来达到组织预期目标的实现。产品和市场选择、组织结构的调整、公司重大资源的配置、企业发展、竞争等都是战略的范畴。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组织战略是有关组织长远和全局发展的规划和策略。四、战略管理的特征—三个主要特征1、全局性—战略是组织实现其根本目的的总方针,战略的落实需要组织各部门的协调努力,作为一种覆盖整个组织的管理行为,战略管理具备统筹全局的特点。2、连续性—战略管理对于战略而言是一种不间断的活动过程,发挥长期的作用。3、假设性—战略是对组织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战略制定是以假设性思维为主要特征,是在预测基础上对将来发展假设目标。战略管理体现对假设性目标、假设性方案进行不断的补充和修正。使组织发展与环境达到动态的平衡。战略的特征:目的性、长期性、对抗性、系统性。五、战略管理的作用(P115-116页)战略管理直接关系着组织的兴衰成败,在整个组织管理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战略管理有利于组织明确方向上下齐心。2、战略管理有利于组织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的放矢。3、战略管理有利于组织管理者增强战略意识。4、战略管理有利于组织扬长避短,取得竞争优势。§6-2战略管理过程一战略分析阶段:战略分析是战略管理的起点、首要环节,为战略的正确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包含三个步骤1、确定组织的宗旨与使命。这是战略管理的基础又是关键性的第一步。组织的宗旨与使命是组织中最基本的,使自己区别于其它组织的经营目的、经营范围和方向及经营指导思想,具体体现了组织的未来目标、业务性质以及其内、外部价值观。(确定时有五点注意P117页)这项工作要有高层决策层仔细研究确定。2、评估组织内部环境即对组织内部文化、结构、财务等因素分析了解:(1)组织能用于创造或维持竞争优势的强势。(2)组织的核心竞争力。(3)所需改进的劣势和进行战略变革的阻力。这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对十个评估要素和六大方面(P117-118页)进行分析,最好要聘请专家进行分析。3、分析组织外部环境最主要是对竞争者分析。可采用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分析即竞争者分析模型进行。迈克尔•波特把企业的竞争力量分为五种:(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通常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进入行业的壁垒的大小,二是潜在进入者进入行业一般都有强烈的市场分割、扩张的欲望,将引起行业竞争更趋激烈。(2)同行竞争者的竞争。现有竞争者之间,通常以价格竞争、广告战、改进产品和技术、增加顾客服务等方式,争夺市场地位。(3)、替代品的威胁。一般来说替代品设置了一个行业中各企业销售产品的上限价格,从而限制了一个行业的盈利能力。(4)、买方的力量。顾客或用户即买方其竞争压力体现在要求卖方提供更优质的价更廉而服务更多产品。在买方市场上,买方对产品的价格、交货期、质量等有较多的主动权。(5)、供方的力量。供方通常以提高供应价格、减少服务,从而使买方成本增加、效益降低。在卖方市场上这种影响更大。(简答题:试说明波特的产业分析模型。)二、战略选择(制定)阶段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要确立战略目标,接着是要把组织的优势、劣势与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相结合,制定战略规划和战略方针。首先要进行组织的优势与劣势及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的分析,即SWOT分析。何为SWOT分析?S—企业内部能力(优势)W—企业的薄弱点(弱势)O—企业环境机会(机会)T—外部环境威胁(威胁)例如:企业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达到规模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