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讲练测——专题九 应考指南 5 怎样答高考综合题.doc
上传人:努力****向丝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讲练测——专题九 应考指南 5 怎样答高考综合题.doc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讲练测——专题九应考指南5怎样答高考综合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5怎样答高考综合题一、内容概要高考综合题包括求解题和证明题.综合题在高考中举足轻重,高考的区分层次性选拔使命主要靠这类题来完成.目前的高考综合题已经由纯粹的知识型转化为方法能力型.二、基本方法讲解综合题从题设到结论,从题型到内容,条件隐蔽,变化多样,因此就决定了审题思考的复杂性和解题设计的多样性.在审题思考中,要把握“三性”,即明确目的性,提高准确性,注意隐含性.解题实践表明:由条件暗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只有细致地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其实“慢”中有“快”,解题方向明确,解题手段合理得当,这是“快”的前提和保证.解题设计要因题定法,无论是整体思考或局部联想,在确定解题方法时,必须遵循下列四条基本原则:(1)熟悉化原则.即在分析题目特点的基础上,联想并利用与其有关的定理、公式和命题,把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情形来处理.例如,求数列7,77,777,…的通项公式,可转化为熟知的数列9,99,999,…的通项公式来求:(7/9)×9,(7/9)×99,(7/9)×999,…an=(7/9)(10n-1).(2)具体化原则.即把题目中的各种概念或概念之间的关系具体明确,以便于把一般原理、一般规律应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去.例如,对于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x,y)的映射(4x+2y,x+3y)也在直线l上,求此直线的方程.如果我们先具体赋值x=0,y=0,则4x+2y=0,x+3y=0,判定直线l必通过原点,那么,由三点(0,0),(x,y),(4x+2y,x+3y)共线,易得直线l的方程为x+y=0或x-2y=0.(3)简单化原则.即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较简单的问题,把复杂的形式转化为较简单的形式.(4)和谐化原则.即强调变换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符合数或形内部固有的和谐统一的特点,或者突出所涉及的各种数学对象之间的知识联系.例如,求函数y=(ex-1)/(ex+1)的反函数的定义域.我们从y=((-1)+(+1)·ex)/(1+ex),知y分-1、+1为定比λ=ex>0,从而-1<y<1,得(-1,1)为反函数的定义域.这里既有机智的运算,又有概念性的推理,还体现了和谐的美.上述四个原则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其中熟悉化原则是最基本的.分析与综合不仅是其他各种思维方法的基础,而且也是解综合题最基本的思维方法,而运用分析法与综合法解综合题就是不断化归与转化,所以解综合题的核心是“转化与化归”.另外,解答综合题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i)紧扣概念,谨防误区;(ii)巧用性质,快速求解;(iii)充分挖掘隐含条件,便于探求解题思路.以下就解综合题的几种重要的思维方法、策略分别举例剖析.1.语言符号互换策略每个数学命题都是由一些特定的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组成.数学解题的活动过程,实际就是一些数学语言的转换过程,进而达到理解题意、确定解题思路和获得答案的目的.例1用洗衣机洗衣时,洗涤并甩干后进入漂洗阶段.漂洗阶段由多次漂洗和甩干组成,每次漂洗后可使残留物均匀分布,每次甩干后(包括洗涤后的甩干)衣服中的残留水分(含有残留物)的重量相同.设计时,将漂洗的总用水量定为a千克,漂洗甩干的次数定为3次.为使漂洗后衣物中的残留量最少,怎样确定每次漂洗的用水量?解:设每次甩干后衣物中的残留水分(含有残留物)的重量为m,洗涤甩干后衣物中的残留物(不含水分)为n0,3次漂洗并甩干后衣物中的残留物(不含水分)分别为n1、n2、n3(以上各量单位为千克).依题意,有n1=m/(a1+m)n0,n2=(m/a2+m)n1=(m2n0/(a1+m)(a2+m)),n3=(m/a3+m)·n2=(m3n0/(a1+m)(a2+m)(a3+m)).∵a1+a2+a3=a(定值),∴a1+m+a2+m+a3+m为定值,且a1+m>0,a2+m>0,a3+m>0,∴当a1+m=a2+m=a3+m时,(a1+m)(a2+m)(a3+m)取最大值,也即n3取最小值.此时有a1=a2=a3.所以为使漂洗后衣物中的残留物最少,3次漂洗的用水量均为(1/3)a千克.说明:本题的关键是将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转换成符号语言,建立数学模型n3=(m3n0)/[(a1+m)(a2+m)(a3+m)].2数形结合策略解题中的数形结合,就是对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分析其几何含义,力图在代数与几何的结合上去找出解题思路.使用数形结合要注意等价性,否则解题会出现漏洞.例2设ω=z+ai(a∈R),z=((1-4i)(1+i)+2+4i/3+4i),且|ω|≤,求argω的取值范围.讲解:计算得z=1-i,ω=1+(a-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