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财政收入和支出1、财政收入(1)财政*国家的收入和支出*特点: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在分配*本质:一种分配关系(2)预算和决算*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上一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及预算的执行结果,成决算(3)财政收入和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即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形式、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以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2、财政支出(1)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按用途分类(2)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财政是个历史范畴,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因为国家本身并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它的物质需要就只能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无偿地占有一部分产品得到满足,这便形成财政。可见,财政并不只是现代化国家才有的一种经济行为。思考财政就是国家占有全部社会财富。(1)财政本质上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一种社会产品的分配。财政本质上既然是一种分配,因而,财政就不只是占有或收入,还包括支出。(2)财政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但真正纳入财政分配的只是社会产品中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说(或主要)是社会产品中的剩余产品。(3)但从财政分配的实际过程来看,财政收入既包括对剩余产品的分配(如企业所得税),也包括对劳动报酬的分配(如个人所得税),还包括对折旧费的分配(如房产税)。提示: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因此,财政分配的目的是实现国家职能。辨析财政收入越多越好。(1)题中观点是片面的(2)财政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3)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咆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4)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人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1)财政赤字作为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复杂的,应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认为是好或是坏。(2)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关键看如何弥补财政赤字,如果靠适度发行国债的办法,将居民储蓄变成投资,就会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人,就会形成经济良性循环。如果靠向银行增发货币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易引发通货膨胀,危害经济发展。(3)在通货紧缩情况下,适度财政赤字有利于扩大投资和消费。正确对待财政的本质(1)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运用国家政治权力而进行的分配,就是说,在财政分配中,国家是作为政治权力的化身和社会代表的面貌出现的,它不同于凭财产所有权所进行的分配。(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m).因为社会产品的其余部分(C+V)是对生产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补偿,是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满足国家和社会的整体需要,只能建立在剩余产品分配的基础上。(3)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财政反映本同韵国家分配关系。一切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财政实质上是统抬阶级对劳动人民的一种剥削关系,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则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各方根本科益一致的基础上的分配关系。正确看待财政赤字(1)财政支大于收,即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这种状况可能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2)在特定条件下,靠扩大财政赤字搞建设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不大。1999年以来,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赤字增加也没有引发通货膨胀,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国内买方市场的形成,不会出现抢购的现象。二是银行储蓄存款比较多,国家通过财政债券将一部分储蓄转化为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而不是去印钞票,不会导致过量发行货币而形成通货膨胀。三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贤料市场供应充裕,物价稳定,适度扩大一些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是在国民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论述题1、自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极大成功。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决定了2002年我国还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阅读材料请回答(1)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2)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3)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了财政的什么作用?(1)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及调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