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下肢血管疾病诊治进展(一)疼痛1.间歇性疼痛又称间歇性跛行或运动性疼痛。2.持续性疼痛严重的血管病变,在静息状态下仍有持续疼痛,因此又称为静息痛(二)肿胀是静脉疾病常见的症状,当静脉或淋巴回流障碍时,组织液积聚于组织间隙,引起肢体肿胀双下肢淋巴水肿(三)感觉异常主要有肢体沉重,浅感觉异常或感觉丧失等表现。(四)皮肤温度改变(五)色泽改变皮肤色泽能反映肢体的循环状况(六)形态改变动脉和静脉都可以出现扩张或狭窄性形态改变,并引起临床症状(七)肿块由血管病变引起的肿块,可以分为搏动性和无搏动性两类(八)营养性改变主要有皮肤营养障碍性变化,溃疡或坏疽,增生性改变等三类下肢溃疡二下肢血管疾病辅助检查(二)血管造影检查Seldinger经皮穿刺技术,是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1.动脉造影(DSA)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影像信息的减影技术,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像,使血管清晰显示。2.静脉造影是下肢深静脉疾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1)顺行造影:可观察深静脉的形态和通畅情况,交通支有无逆流及浅静脉曲张的范围。(2)逆行造影:检测下肢深静脉瓣膜的形态和功能。根据造影剂逆流程度,将深静脉瓣膜功能分为五级(Kistner分类法):0级:无明显逆流,深静脉瓣膜功能正常;Ⅰ级:造影剂逆流至大腿上段(上1/3);Ⅱ级:造影剂逆流至大腿下段(膝上水平);Ⅲ级:造影剂逆流至小腿上段(膝下水平);Ⅳ级:造影剂逆流至小腿下段(踝关节水平)。三下肢血管疾病的分类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病因病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AD)常见病,多发病。动脉硬化,管腔内血栓形成、闭塞,引起的慢性缺血性疾病。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危险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二)临床表现Fontaine分期Ⅰ:轻微主诉期Ⅱ:间歇性跛行期Ⅲ:静息痛期Ⅳ:组织坏死期(三)诊断2.踝肱指数可提示患肢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肢体的最高踝部压力与最高的肱动脉压之比。正常时踝肱指数≥0.97,0.97-0.90为临界值,踝肱指数<0.90,可出现肢体缺血症状,<0.60即可有静息痛。3.彩超提供血管的解剖和血液动力学的信息,在血管疾病的筛选中应用较为广泛。4.CTA经血管注射对比剂,通过血液循环在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高峰时进行容积扫描,通过后处理技术显示血管的二维和三维影像。5.DSA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影像信息的减影技术,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像,使血管清晰显示。(四)鉴别诊断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周围动脉(中、小动脉)节段性、无菌性炎症,管腔内血栓形成、闭塞,引起的慢性缺血性疾病。2.急性动脉栓塞:急性起病,常有“风心房颤”病史,“5P”表现。TAO与ASO的鉴别诊断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腘动脉栓塞。下肢动脉造影示闭塞处动脉呈杯口状。多发性大动脉炎(五)治疗戒烟控制高血压血脂血糖患肢保暖患肢运动(Buerger)方法是:病人平卧床上,抬高双下肢45°以上,坚持至足部皮肤苍白。这样可将下肢的积血排空。抬高患肢的时间,30~60s。然后病人坐起,双下肢下垂于床下,同时双足做内收、外展或屈伸踝关节的活动。活动时,幅度不要过大、过快,直到患肢皮肤潮红或发紫为止。下垂时间一般2~3min。最后病人平卧休息1~3min,重复以上运动。2.药物治疗轻度间歇性跛行和无症状的PAD的病人应以药物治疗为首选。(1)抗凝抗血小板和祛聚治疗(2)扩张血管治疗(3)前列腺类药物(4)溶栓治疗(5)基因治疗(三)手术治疗改善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的临床症状,以及挽救严重缺血的肢体。包括重度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缺血性溃疡或坏疽。(1)动脉内膜剥脱和成形术:仅适用于局限性病变,新近国外以振荡圈血栓内膜剥削器行此术,在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中也获得良好结果。鉴于其对长段病变术后疗效差,手术适应证窄,人造血管质量和通畅率的不断改进,几乎均由搭桥旁路手术所取代。但由于动脉内膜切除术操作简便,宜于再次手术,且不破坏侧支循环,故仍可应用于短段动脉闭塞病例。1年通畅率76%,2年通畅率57%。目前,最常用于颈动脉硬化狭窄病人。1974年Gruntzig等研制出柔软,灵活的双腔球囊导管系统,克服了同轴导管扩张技术的许多缺点,使PTA技术迅速发展。动脉阻塞性病变时,皮温降低;(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系指采用导管扩张技术使已经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再通。(1)顺行造影:可观察深静脉的形态和通畅情况,交通支有无逆流及浅静脉曲张的范围逆行造影:检测下肢深静脉瓣膜的形态和功能。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梗塞(2)球囊扩张式支架,主要以Palmaz内支架和Strecker内支架为代表;彩超提供血管的解剖和血液动力学的信息,在血管疾病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