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微生物分类学之沙门氏菌检验沙门氏菌及其检验根据侵入机体沙门氏菌菌种的不同,在临床上引起四种不同的疾病:(1)伤寒、副伤寒由沙门氏属中的伤寒杆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2)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属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以肠炎杆菌、鼠伤寒杆菌、猪霍乱杆菌、丙型副伤寒杆菌和汤普逊杆菌等最为多见。临床症状主要是胃肠炎。病程较短,一般2~4d,可完全恢复。(3)败血症多为猪霍乱杆菌引起,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和肠炎杆菌亦可引起败血症。(4)慢性肠炎沙门氏杆菌可引起慢性、持久性肠炎。二、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特性: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芽孢,一般无荚膜,周生鞭毛(除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大多数具有菌毛。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良好,菌落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圆形、光滑、湿润。3、生化特性:大部分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酸产气;一般不发酵乳糖和蔗糖,不发酵侧金盏花醇;一般不产吲哚,V-P反应阴性;不分解尿素,苯丙氨酸不脱氨;三糖铁琼脂斜面常产生H2S。4、抵抗力:较弱,不耐热,最适温度37℃,最适pH6.8-7.8。5、毒素特征:不产外毒素,产毒性很强的内毒素,这是致病的主要原因。6、血清学特性:沙门氏菌具有复杂的抗原结构。虽然沙门氏菌具有O、H、K和其它表面物质(如菌毛)四种抗原,但只有O抗原是每个菌株均有的成分。1)O抗原(菌体抗原)*存在于菌体表面,为脂多糖,多糖部分决定其特异性,*O抗原耐热(100℃、2.5h或121℃、2h加热均不破坏其抗原性),其特异性不易丧失或变异。*一个菌体具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O抗原。2)H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存在于鞭毛中,不耐热,化学成分蛋白质,其抗原性可以被酒精所破坏。*H抗原可分为两相第1相:为特异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a~z,Z以后则从z1、z2……,已编到z83。第2相:为非特异相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共7种。具有第1相和第2相H抗原的细菌称为双相菌,大多数沙门氏菌属于此;仅有一相者称单相菌,如肠炎沙门氏菌。极少数无鞭毛菌两相抗原都不具有,称为无相菌,如鸡白痢沙门氏菌。3)Vi抗原(包膜抗原)少数菌沙门氏菌中尚有一种表面包膜抗原,功能与大肠杆菌的K抗原类同,因一般认为它与毒力(Virulence)有关,故称Vi抗原。经过几次传代、60℃热处理或石炭酸处理后容易消失。1、吲哚试验(indoltest)细菌产生色氨酸酶,可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靛基质(吲哚),靛基质与试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靛基质。色氨酸→吲哚(无色)+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玫瑰吲哚(红色,+大肠杆菌)不产吲哚(无色,-产气杆菌)试验方法:取培养24h培养液,先加入少量乙醚,摇动试管以提取和浓缩吲哚,待其浮于培养液表面后,再沿试管壁徐缓加入吲哚试剂数滴,在接触面呈红色,即为阳性。应用: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Indoltest吲哚试验tryptophan色氨酸→indole吲哚→玫瑰吲哚↑Kovac'sreagent吲哚试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2、尿素酶(Urease,脲酶)试验有些细菌能产生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产生2个分子的氨,使培养基变为碱性,酚红呈粉红色。尿素酶不是诱导酶,因为不论底物尿素是否存在,细菌均能合成此酶。其活性最适pH为7.0。酚红:黄色→红色(+普通变形杆菌)黄色(-大肠杆菌)试验方法:挑取18~24h待试菌培养物大量接种于液体培养基管中,摇匀,于36±1℃培养,观察结果。或涂布并穿刺接种于琼脂斜面,不要到达底部,留底部作变色对照。培养24h左右,观察结果,如阴性应继续培养至4天,作最终判定,变为粉红色为阳性。UreaseTest尿素酶试验:3、氨基酸脱羧酶的测定4、三糖铁(TSI)琼脂试验5、β-半乳糖苷酶(ONPG)的测定四、检测方法从食品中分离和鉴定沙门氏菌,当前通常采用的方法共分5个步骤:前增菌:食品样品在含有营养的非选择性培养基中增菌,使受损伤的沙门氏菌细胞恢复到稳定的生理状态。加工食品均应经过前增菌。(选择性)增菌:此培养基允许沙门氏菌持续增菌,同时阻止大多数其他细菌的增殖。未经加工的食品不必经过前增菌而直接增菌。选择性平板分离:采用固体选择培养基,抑制非沙门氏菌的生长,提供肉眼可见的疑似沙门氏菌纯菌落的识别。生物化学筛选:排除大多数非沙门氏菌,也提供了沙门氏菌培养物菌属的初步鉴定。血清学技术鉴定培养物菌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4-20032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