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教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教案.doc

第十二章抗高血压药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的要求]1.了解各类抗高血压药的降压机理及体内过程特点。2.掌握各类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特点、主要不良反应及选药和应用原则。3.了解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概念。[讲授重点]1.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原理。2.噻嗪类利尿药的降压机理、主要不良反应。3.β受体阻断药的降压机理及临床应用特点,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4.钙通道阻滞药的抗高血压机理,作用特点、临床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及AT1受体阻断药的抗高血压机理,抗心肌肥厚的机理,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6.中枢性降压药的降压机理、临床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7.哌唑嗪的抗高血压机理,临床用途、不良反应。8.扩血管药的降压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久用降压作用减弱的原因以及和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合用增加疗效的机理。9.钾通道开放药抗高血压作用特点与应用10.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概念。11.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讲授难点]1.噻嗪类利尿药引起心律失常的原理。2.β—受体阻断药的降压机理,仃药反应(血压增高)。3.不同钙拮抗药的作用特点、临床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及AT1受体阻断药的抗高血压机理,抑制心肌肥厚的作用机理。5.可乐定的降压机理。6.硝普钠的降压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6钾通道开放药抗高血压原理[教材]药理学,王迎新弥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北京[教案]抗高血压药正常成人:收缩压小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90mmHg原发性高血压;占90-95%发病机制不明。继发性高血压;是一些疾病的表现。抗高血压药物分类——根据药物在血压调节机制中的作用一、影响血容量的药物利尿药氢氯噻嗪等二、交感神经抑制药1作用于中枢咪唑琳受体的降压药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α1受体阻断药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三、1.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抑制剂2.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四、钙通道阻断药五、血管扩张药1直接扩张血管药(肼屈嗪、硝普钠)2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吡那地尔)一、主要影响血容量的药物——利尿药常用的是噻嗪类,单用有抗高血压作用,可使患者血压平均降低约10%左右。利尿药的降压机制早期:排钠利尿,造成体内钠、水负平衡,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降低血压。长期:1)动脉平滑肌细胞内低钠,Na+-Ca2+交换,细胞内钙含量减少2)血容量轻度降低。3)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对NA、血管紧张素等的敏感性降低。4)诱导血管壁产生扩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氢氯噻嗪药效学氢氯噻嗪12.5-25.0mg/天,可使多数病人达到抗高血压的作用。加大剂量,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不良反应阳萎、痛风、低钾,缺钾促发两种室性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增加高脂血症。增加糖尿病人的血糖,——不宜用于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二、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ACEI)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乐于接受抗高血压机制1.抑制ACE活性,①使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减少②使缓激肽的降解减少,缓激肽通过血管内皮细胞释放PGI2和NO③外周阻力下降,无反射性心率加快,肾血流量增加,脑血流量和冠脉流量保持正常。④抑制ACE,使AngⅡ减少,抑制原癌基因c-myc、c-fos的表达防止或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肥厚和动脉血管平滑肌的增生,防止动脉硬化。⑤减少醛固酮的分泌⑥糖尿病肾病患者:抑制重构,可推迟或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展,降低肾小球对蛋白的通透性,使尿蛋白减少,肾功能改善。临床应用1.适用于各型高血压2.防治和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和动脉硬化。3.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小球损伤;4.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率不良反应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味觉缺乏、血钾升高、脱发等。孕妇禁用—对胎儿有害,机制不明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药安全、有效、耐受性好、有心、脑、肾保护作用。AT1亚型:主要分布在血管、心肌,脑、肾和肾小球旁细胞,其功能与心血管调节和分泌醛固酮有关。AT1受体阻断药物有:氯沙坦Losartan、厄贝沙坦Irbesartan、和缬沙坦Valsartan等。氯沙坦药理作用氯沙坦(Losartan)是非肽类血管紧张素AT1受体阻断药,属于二苯咪唑类化合物,在体内转化为EXP-3174与AT1受体相结合,阻断AT1受体,发挥抗高血压作用,并可逆转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临床应用氯沙坦可单独口服给药,合并应用利尿药,每天25mg,更适合于老年人、肝硬化或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随机双盲法研究,轻度到严重高血压病人,证明氯沙坦与氢氯噻嗪合用能明显增加降压效应。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没有咳嗽和血管神经性水肿。早期妊娠期不用氯沙坦,可引起胎儿损伤或死亡。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