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11~20各数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11~20各数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x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11~20各数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认识11~20各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之内数的按次和大小。(二)过程与方法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领会数学与实践生活的联系,激发先生学习数学的兴味。二、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先生在认识了1~10各数,基本建立了数数的方法,并在生活中接触过比10大的数的基础上,经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读法及组成。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精确数数、读数,掌握20之内数的按次并能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是理解11~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组成,由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以“十”和“一”为计数单位的连用,是先生认知上的飞跃,也是先生认知的难点。四、教学预备课件、集星卡、小棒等。五、教学过程(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1.先生数出本人开学以来获得“学习星”的数量。2.指名汇报,教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先生汇报的数(8,17,11,20……)。3.揭示课题。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数。【设计意图】从先生实践生活动手,利用已有的数数经验引出课题,让先生逼真感到数学与实践生活联系密切。(二)利用小棒,经历学习过程1.对比中初步感知数的组成。(1)请先生数出1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想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2)出示各种摆法。(预设)①连续并排摆出11根。②10根小棒并排放在左侧,1根小棒放在右侧。③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左侧,1根小棒放在右侧。(3)先生交流与评价(大家欣赏哪种摆法)。2.利用先生资源,深化理解数的组成。(1)先生和教师一同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读“十”。(2)明确1根小棒是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3.借助学习经验,自主探求12~20数的组成。(1)认识12。师:曾经数出11根小棒了,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两人一组边摆边说,12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认识13~19各数。先生自主摆小棒,并记录个数的组成。(3)总结11~19各数,这些书的组成均是“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的数。(4)认识20.师:19根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清楚看出是20根?(预设)①10根捆成一捆放在左侧,10根并排小棒放在右侧。②10根捆成一捆,一共2捆。教师引导先生进行比较20个一和2个十。两幅图表示的数一样吗?哪个图让大家一眼看得清楚。在先生的活动中,让先生明白20是由2个十组成的,也是由20个一组成的。【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小棒,经历数数的过程,让先生在对比中充分感知并理解数的组成,既激发了先生的学习兴味,又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三)利用多种素材,建构数序观念1.利用直尺,初步感知20之内数的按次。(1)出示标有0~10各数的直尺,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发现了甚么规律。(预设)①从左往右,数越来越大;从右往左,数越来越小。②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1。(2)出示直尺11~20的刻度,让先生帮助11~20各数找到相应的地位。(3)从小到大读一读0到20之间各数,再从大到小读一读。2.经过发问活动,加深先生对20之内数序的认识。(1)16比17大还是小?19和18比谁大谁小?本人举例说一说谁比谁大?谁比谁小?(2)13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3)18和20两头的数是多少?和19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4)17离10近还是离20近?哪个数离19比来?哪个数离19最远?(5)请先生像老师一样进行发问,并找先生回答,其他先生用手势判断回答能否正确。3.利用数字卡片,进一步培养数感。(1)将数字卡片“18”“14”“16”“19”“15”和“17”按必然按次排排队。(2)将副板书记录的部分先生集星数量按必然按次排排队。【设计意图】利用直尺、数字卡片、先生集星数量等学习素材,引导先生经过读数、排序等活动,进一步多种角度感知11—20各数,建立数与数之间的联系。为先生提供了探求空间,培养先生的创新认识。(四)理论运用,内化提升1.基础运用(1)数数。先生独立数出教材“主题图”中不同学具的个数。并说说用甚么方法做到不反复、不遗漏。(2)按要求数数同桌互相检查完成教材“做一做”第2题。(3)按要求读数完成教材“做一做”第3题。2.巩固延伸(1)比比谁的卡片举得快。先生拿出写有0~20各数的数字卡片,教师或先生依次提出成绩,其他先生考虑出答案后将相应数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