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4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出现的背景1、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社会矛盾尖锐。2、经济上: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3、思想文化上: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但西学东渐中近代西方科技传入中国,使一些知识分子视野开阔。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的表现(二)、体会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三人都经历了明清王朝的更替;都参加过抗清斗争;都隐居著书。1、阅读课本,概括王夫之的思想。(1)世界本原:“气”“理在气中”。理:客观规律;气,物质实体。即: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中。(2)认识论:“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形,感觉器官;神,思维活动;物,外界客观事物。三者相结合才能产生知觉和认识。(3)修养观(天理与人欲的关系):“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人的欲望和私利。王夫之是怎样批判程朱理学的?2、阅读课本,概括黄宗羲的思想。(1)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2)君臣关系。认为君臣是平等的“师友”关系,从根本上否定伦理纲常。(3)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A.言论自由;B.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C.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校”。(4)工商皆本的思想。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3、阅读课本,概括顾炎武的思想。(1)强调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区别“亡国”与“亡天下”、“保国”与“保天下”。“亡国”:改朝换代,政权变更。“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3)为学:求务实,“经世致用”。1、背景:明朝末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士大夫面对危机,寻求改革方案;出现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的空疏学风。2、含义:“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3、主张:反对八股取士,主张为学应求真务实,关心国际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提出拯救时弊的主张;主张“工商皆本”。4、特点: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归纳三人的进步思想主张(三)、探究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儒学的关系(1)、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的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意义。(2)、反对程朱理学,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工商皆本”等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带有早期启蒙性质,深刻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4)、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3、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1、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A、倡导个性自由发展B、否定宋明理学C、批判三纲五常D、否定君主专制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的主张,不包括()A、个性自由B、经世致用C、农工皆本D、民主共和3、明清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A、否定君主专制B、批判宋明理学和八股取士C、限制君权D、经世致用4、关于明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影响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解放思想B、农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商业的发展C、对君主专制造成了猛烈的冲击D、直接推动了变革当时社会的实践5、关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A、都是从本质上否定君主专制B、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C、产生的历史条件相同D、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的观点()A、顾炎武B、黄宗羲C、王夫之D、李贽7、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产生有关的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腐朽王朝的统治c八股取士因循守旧d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A、abcdB、adcC、acdD、abd8、“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核心思想是()A、维护封建礼教B、主张学以致用C、反对迷信崇拜D、抨击腐朽统治9、在李贽的思想体系中,世界的本原是A、阴阳二气B、道C、理D、天10、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