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手足癣患者的药学服务方案.pdf
上传人:猫巷****晓容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6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例手足癣患者的药学服务方案.pdf

一例手足癣患者的药学服务方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例手足癣患者的药学服务方案一、选题原因关于这类疾病,大多数患者前期不重视,因而私自去药店买外用药进行治疗,往往因为不规范使用而导致效果不佳,难以痊愈。实际上这种皮肤类疾病引发的瘙痒、灼痛、溃烂等症状已经足以影响到人们正常生活,并且具有严重传染性,如果防护不当,亦或工作需要同穿手套、鞋子等物品,极为容易传染给他人,造成较大困扰。手癣往往继发于足癣,且多先从一只手开始,如不治疗经若干年后可发展至双手。由于手是用来干活的,所以患手癣后常常造成新的传染,如导致体癣、股癣等。无论是手癣还是足癣,如任其发展,几乎所有病人都会最终发生指趾甲的感染而形成甲真菌病或称为甲癣,甲癣较手足癣更顽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能轻视手足癣,它会导致更严重和更顽固的病症。二、设计依据(一)病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既往病史症状孙某男36职工,湖南长无皮肤瘙痒、沙溃烂(二)分析掌握病情孙某,被人传染脚气后并未发觉,在个人卫生习惯方面也并不是很在意,一个月前突然脚部三四趾间瘙痒难忍,发作频繁,个人挠抓甚至破皮出血,没有用过相关药物,也没有去诊所进行针对治疗。近期,病情进一步加重,手掌与手指的连接处也出现了浸渍糜烂,瘙痒显著的现象。因为这个原因,周围人群对患者带有偏见,怕被传染,一经接触,避之不及,并且工作性质上的规定,在恢复正常前不能够再继续上班,病人的正常工作生活已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三、制定药物治疗方案(一)外用抗真菌药这类药物能够有效的去除由癣菌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体表部位造成的真菌感染,对浅表真菌及某些深部真菌均有抗菌作用。代表药物:克霉唑软膏(1)药物简介:克霉唑属吡咯类广谱抗真菌药。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新型隐球菌、曲菌、藻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该品通过干扰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麦角固醇等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并改变其通透性,以致重要的细胞内物质外漏;可抑制真菌的甘油三脂和磷脂的生物合成;也可抑制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引起细胞内过氧化氢积聚导致细胞亚微结构变性和细胞坏死。对白色念珠菌则可抑制其芽孢转变为具侵袭性的菌丝。(2)药理作用:本品为广谱抗真菌药,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胞膜的合成,对皮肤癣菌及念珠菌等有抗菌作用。(3)不良反应:皮肤外用后可发生皮疹、充血、肿胀、水疱、脱屑、皮肤烧灼感、瘙痒或其他皮肤刺激征象。少数使用阴道栓剂患者可发生局部烧灼感、尿频、下腹痛等刺激症状,上述不良反应一般少见且轻微。口服可有精神失常或错乱,定向障碍、幻觉、嗜睡、抑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泻、皮疹、可引起肝损害、暂时性血清转氨酶升高、血尿、蛋白尿、轻度或暂时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6)注意事项:1.应用该品治疗皮肤念珠菌病时,避免将敷料紧压在药品上或封包,以免酵母菌生长。2.对该品或其他咪唑类药物过敏者禁用。3.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18岁以下女性在使用该品前应咨询医师。4.如使用过量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就医。5.当该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代表药物:联苯苄唑软膏(1)药理作用:本药为咪唑类抗真菌剂,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对皮肤真菌、酵母菌、霉菌及其它真菌,如秕糠状鳞斑霉菌,微小棒状杆菌有效。体外试验表明本药对皮肤真菌(如发癣菌)的作用主要是杀菌,而对酵母菌的作用主要是抑菌。本药能很好地透过被感染的皮肤,作用迅速并持续时间长。(2)不良反应:偶见皮肤刺激如烧灼感,或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3)注意事项:1.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2.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3.妊娠3个月内慎用。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代表药物:复方苯甲酸软膏(1)药物简介:为苯甲酸与水杨酸的复方制剂,以2:1比例混合制成软膏剂。本品中苯甲酸有抑制真菌的作用,抗细菌作用较弱;水杨酸有抑制真菌、细菌作用,具有角质溶解作用,可使表皮变松和脱落,并有止痒作用。治疗浅部真菌病时,被杀灭或抑制的霉菌随表皮剥离而脱落、清除。水杨酸浓度过高有腐蚀作用,故与苯甲酸配伍,避免了水杨酸的腐蚀作用。(2)药理作用:勿与含铁等金属的药物或其他外用痤疮制剂或含有剥脱作用的药物合用。(3)不良反应:持续使用可致皮炎,偶致全身中毒。(4)注意事项:不宜大面积皮肤使用,以免吸收中毒。勿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处。用药部位如有烧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