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循环小数-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循环小数-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循环小数-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循环小数一、简析教材循环小数是个新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经过例7和例8,先让先生做除法。经过实践计算,发现这些除法不管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根据先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让先生观察它们商和余数的关系,由于余数是反复出现,商也反复出现,而且这样的反复是循环不断的,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进而简单介绍循环小数的简写。接着,教材经过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无量小数和无量小数的概念。最初简单教学循环小数的近似值。之前先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无量小数,学了循环小数等概念,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先生认识到除了无量小数之外,还有无量小数。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进步计算能力。3、思想目标:引导先生探求知识的能力,激发先生的学习兴味三、教法学法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先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的教学学法。1、以趣激趣,引入新课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先消费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形状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情怀,没有学习的兴味,学习就会成为先生的负担。可见,新课导入中激趣的重要性。新课开始,我采用故事情境法,让先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从而说说生活中的循环景象,深化理解循环的意义,为后面学习新知作个好的铺垫。2、自动探求,建立认知新课程指出:激发先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先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求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一个小组计算的动手情境,让先生动手计算,引导先生自动探求,经过让先生试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先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先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构成过程。帮助先生在大脑中建立多层次多网络,让先生更深化理解小数还可以分成无量小数和无量小数,无量小数中还有循环小数等。3、练习中浸透数学思想好的练习设计能够巩固先生的知识,进而延伸知识,培养先生的创新认识。教学完新知后,我设计了三类练习,一类是填无量小数、无量小数、循环小数,在先生填完后我适当进行总结,深化浸透循环小数是无量小数,但无量小数不必然循环小数;无量小数必然不是循环小数的思想。第二类是练习循环节的近似值,这也是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一,次要让先生理解循环小数的简写方式时进一步巩固之前学过的求近似值,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最初我设计了一道趣味数学题,一方面让先生学研讨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感受数学给我们带来的内在美。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1、讲故事从前有座山让生说说为甚么这个故事讲不完?2、揭示循环,让生举例生活中的循环景象。3、引入到数学景象中。以故事引入,激起先生的学习兴味。这也是如今课堂所寻求的一种情境教学。并让先生结合生活说说循环景象,为新知教学架梁铺桥。(二)探求新知1、小组合作计算四道标题,其中一道的商是除的尽的,三道的商的是除不尽的。并组织讨论:将这些商分分类,你们发现了甚么?2、交流总结得出:无量小数和无量小数和循环小数。3、重点研讨:循环小数的特点(得出定义及探求是怎样发现它是循环小数的)4、让先生出题判断能否是循环小数,加强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5、深化得出:循环小数必然是无量小数,无量小数不必然是循环小数,无量小数必然不是循环小数。(并举例证明)6、看书并教学循环小数的简写方式。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我采用小组合作探求的方法让先生自主地研讨小数的两种方式:无量小数和无量小数及循环小数。这充分表现新课标提出的动手理论、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先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最初一个环节的设计――看书质疑,对新知及时进行巩固,并让先生提出想学习循环小数的简写方式,表现先生是学习的主人。(三)练习设计1、填空(无量小数、无量小数、循环小数)(1)出示六个数,你们有甚么疑问?(3.1604是甚么意思?)并教学三个循环节的写法。(2)让先生填空。交流并小结:先选出无量小数,再做无量小数,从无量小数中得出循环小数。浸透数学思想。(3)教学循环小数的近似值。2、填空:用四舍五入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3、判断题:错的说说缘由。针对本课知识点较多,我在练习设计时考虑到多层次、多角度。并在第一题的练习中浸透数学思想,教给先生考虑成绩的方法。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精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程度的言语。我在教学中,留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注重教师的言语,我对幼儿说话,留意声响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发幼儿的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