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学院(38).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东药学院(38).doc

广东药学院(38).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广东药学院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申报书课程名称环境卫生学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基础必修课√□专业主要课程□其它申报类型□精品课程√□优质课程课程负责人余日安所属二级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盖章)所属教研室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申报日期2008年5月20日广东药学院教务处制1.课程基本信息及指导思想课程编号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层次本/专授课专业(方向)授课年度C02020116327本科预防医学2007-2008C02020135418本科预防医学(职业病防治方向)2007-2008C02020125436本科预防医学2008-2009C0202014459本科预防医学(各专业方向)2008-20091-1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定位及建设目标课程定位:《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和主干课程,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层次学生的必修课,以预防医学专业和预防医学各专业方向的本科学生为授课对象。建设目标:①教师队伍的建设;②教材建设;③教学改革;④科研辅助教学工作;⑤加强实验室建设;⑥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支撑材料:1-1-1课程定位。1-1-2课程建设目标。1-2教育思想观念课程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进行:①以“问题式”为主要形式的研究性学习,任课教师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课堂提问式、师生互动式、课堂讨论式等,以达到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②以“案例式”为主要形式的探究性学习,鼓励老师开展案例教学,针对案例提出问题,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作好准备,老师留出一定的讲课时间,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围绕综合性的疑难问题开展协作性学习,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查阅资料,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带教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④开展“综合性实验”,使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有机结合,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种以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综合性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课程教育思想观念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将显著提高学习效果。支撑材料:1-2-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1-2-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说明:1、本申报书各项内容阐述时请注意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各表格不够可加页。2、申报精品课程必须有课程网站,未被评选为精品课程者自动参与优质课程评选。2.师资队伍人员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历学位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余日安男1964.4教授博士生博士主讲教师,全面参与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李伯灵男1951.4副教授本科生学士主讲教师,参与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余江女1974.6讲师硕士生硕士主讲教师,全面参与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张驰女1979.10讲师博士生博士全面参与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戴文涛男1968.5讲师博士生博士主讲教师,全面参与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杨翠婵女1968.1实验师本科生学士实验课的准备、部分实验课的教学。2-1队伍结构课程负责人情况介绍余日安,男,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副主任。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同济医科大学),1986年获学士学位、1989年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博士学位(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工作期间(1999年7月-2004年12月)全面参与《环境卫生学》的理论和实验课的教学,并参与国家精品课程《环境卫生学》的建设。2006年9月调入广东药学院后一直从事《环境卫生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主持1项并参加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发表论文近50篇,并有4篇被SCI收录。作为编委,参加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环境卫生学实验指导》和大型专业参考书《现代环境卫生学》(第二版)的编写。出任中文核心期刊《毒理学杂志》编委,广东省医学微量元素学会常务理事。曾在卫生管理部门(武汉市卫生局副处长)和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工作过,相关实践经验和研究背景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工作。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完成3名硕士生和1名博士生的指导,目前招收硕士生2名。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情况职称结构:在《环境卫生学》的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2名(教授和副教授各1名)、中级职称4名(讲师3名、实验师1名)、助教1名(夏源),职称结构比较合理。学历结构:拥有博士3名(均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和硕士2名(其中余江是暨南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读博士生,2008年7月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