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学院(13).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东药学院(13).doc

广东药学院(13).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广东药学院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申报书课程名称空气理化检验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基础必修课eq\o\ac(□,√)专业主要课程□其它申报类型eq\o\ac(□,√)精品课程□优质课程课程负责人杨冰仪所属二级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盖章)所属教研室卫生化学申报日期2008年5月26日广东药学院教务处制1.课程基本信息及指导思想课程编号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层次本/专授课专业(方向)授课年度C02040314545本科卫生检验第四学年第一学期1-1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定位及建设目标课程定位:空气检验是卫生检验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课程围绕空气中污染物的监测等问题进行教学,主要学习空气样品的采集和保存、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空气质量监测以及空气污染物快速检验等内容,同时也涉及空气污染的治理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空气检验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原理及方法,以及这些物质对人体是否产生危害的检验技术,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卫生检验工作打下基础。建设目标:首先按照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将本门课程建设成校级精品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力争省级精品课程。支撑材料:空气理化检验教学大纲1-2教育思想观念课程教育思想观念在本课程教学中通过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理论与实验密切结合、开展综合性实验等途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综合性、研究性与创新性人才。说明:1、本申报书各项内容阐述时请注意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各表格不够可加页。2、申报精品课程必须有课程网站,未被评选为精品课程者自动参与优质课程评选。2.师资队伍人员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历学位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杨冰仪女1973.12副教授研究生博士讲授、网站建设、教材与课程体系研究等毋福海男1961.3教授研究生博士教材与课程体系研究等白研女1970.10副教授研究生硕士课程体系研究、网站建设黄丽玫女1962.10副教授本科学士讲授、教材与课程体系研究陈红红女1966.10副教授研究生硕士讲授、题库建设、教材与课程体系研究等周之荣男1965.12教授研究生硕士讲授、题库建设、教材与课程体系研究等苏政权男1966.6教授研究生硕士讲授、教材与课程体系研究2-1队伍结构2-1队伍结构课程负责人情况介绍一.工作简历1998年7月~至今: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卫生化学教研室任助教、讲师、副教授二.教学情况1.讲授的主要课程和实践性教学承担了“仪器分析”、“医用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卫生化学”、“大气检验”5门课程的理论、实验等各教学环节的工作;开设了一门公共选修课《生活与化学》,同时指10届导本科生毕业论文。2.教学研究主持广东药学院教学研究课题1项,参加广东药学院教学研究课题2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3.教材编写参加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水质理化检验》和“分析化学实验”、“空气理化检验实验”等自编教材的编写。4.教学成果奖2000年获得广东药学院第五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五),2007获得广东药学院第八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五)。5.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第二课堂),2001年、2006年指导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作品获得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论文三等奖和第五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铜奖。三.科研情况主持并完成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计划项目1项、广东药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和广东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计划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和广州市黄埔区科技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第一作者16篇,3篇被SCI收录,2篇同时被EI收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情况在学校、院、系多年来的重视和支持下,《空气理化检验》教学组形成了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理论和实验教学队伍。1.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参与本课程建设的7位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其中获博士学位2人,5人为硕士生导师,1人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3人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由这些教师组成的教学科研复合型的稳定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年龄结构参与本课程建设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