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学院(8).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东药学院(8).doc

广东药学院(8).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广东药学院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申报书课程名称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基础必修课□专业主要课程□其它申报类型■精品课程□优质课程课程负责人张文军所属二级学院基础学院(盖章)所属教研室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申报日期2008年05月26日广东药学院教务处制1.课程基本信息及指导思想课程编号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层次本/专授课专业(方向)授课年度C08040127236本科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以外的各方向)03-08C08040137218本科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方向)05-08C08040117254本科临床医学(各方向)06-08C08040155418本科药学(各方向)/药物制剂(各方向)06-08C08040183618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方向)06-08C08040193312专科中药学06-081-1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定位及建设目标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为一门专业基础课,针对学校多个专业多层次的学生群体。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各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侧重以外,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从而为将来各专业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本课程的建设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新的教学体系,力求课程质量和教学质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其中包括:1、计划在2年内,根据专业特点,结合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将不同专业必须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知识进行优选重组、整合,作为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共同内容,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较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实验技术。2、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改革。3、实验课教学改革:计划在2年内,进一步更新实验课内容,各专业的特点将主要通过不同实验项目的开设来体现。4、计划在2-3年内,将所有多媒体课件上网,实现课程全部上网,师生网上互动教学。1-2教育思想观念课程教育思想观念在“加强基础、拓宽视野、强化实践、注重能力”思想指导下,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深入,在课程体系上实现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一体化、知识结构体现多层次与完整性、教学方式上采用探究式与开放式,在评价体系上向科学化、实践化发展。全面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素质、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说明:1、本申报书各项内容阐述时请注意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各表格不够可加页。2、申报精品课程必须有课程网站,未被评选为精品课程者自动参与优质课程评选。2.师资队伍人员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历学位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胡立勇男1955.11教授研究生硕士主讲教师(硕导)张文军男1972.12副教授研究生博士课程负责人(硕导)刘晓波男1965.03教授研究生博士主讲教师(硕导)刘琥琥男1952.12副教授本科学士主讲教师张萃女1962.08副教授研究生博士主讲教师(硕导)傅强男1962.08讲师研究生硕士主讲教师李依娜女1968.11讲师研究生硕士主讲教师袁保红男1971.01讲师研究生硕士主讲教师吴培诚男1975.06讲师研究生硕士主讲教师陈宏远男1973.10讲师研究生博士主讲教师尹辉男1974.06讲师研究生博士主讲教师吕小迅男1956.08副教授研究生硕士主讲教师(硕导)周玉珍女1959.09实验师大专\教辅人员邓祖军男1979.06实验师研究生硕士教辅人员王卓娅女1981.06实验员研究生硕士教辅人员冯妙娟女1955.07实验员中专\教辅人员何育钊男1967.06实验员中专\教辅人员2-1队伍结构课程负责人情况介绍张文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研室副主任,广东药学院第二批千百十工程重点培养对象。1997年毕业于南昌大学生命科学院,从事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抗病毒核酸类药物的研究,尤其在丙型肝炎病毒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及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等科研项目共5项;主持广东药学院教学与研究课题1项。曾在暨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进修学习,并于2006年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细胞与基因工程方向的博士学位。在《遗传学报》、《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等杂志上发表15篇论著,参编了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微生物学与免疫学》1本及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专著1部——《病毒性肝病研究进展》。曾荣获广东药学院五四优秀青年教师、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情况1、职称结构:专任教师12人(硕士生导师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教辅人员5人,其中实验师2人,实验员3人。2、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中博士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