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数学游戏,实现科学衔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新教材起始衔接单元教学建议.docx
上传人:13****1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8KB 金币:2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分享数学游戏,实现科学衔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新教材起始衔接单元教学建议.docx

分享数学游戏,实现科学衔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新教材起始衔接单元教学建议.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享数学游戏,实现科学衔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新教材起始衔接单元教学建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的基本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游戏、活动课、体验式学习等,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节奏。在此期间,教师应注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循序衔接,以帮助一年级新生消除入学初期的紧张感和陌生感,实现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身份转变,初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萌发数学学习兴趣。由于数学在幼儿园课程中并不作为单独的领域出现,因此幼小衔接阶段应设计专门的综合性数学活动课程,在活动中帮助儿童感知数学、认识数学,逐步将数学从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系统的学科化认识。2024年秋季启用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上册(以下简称“新教材”)中,入学适应期的教材内容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用好新教材?教师应当如何开展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实现科学衔接?笔者试图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给出新教材起始衔接单元“数学游戏分享”的一些教学建议。一、延长衔接时间:从起始单元到衔接单元《方案》要求“在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安排必要的入学适应教育”,学期初的第1~2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正式开启数学学习之前,组织学生在数学课上介绍、交流各自在幼儿园经历过的数学活动、游戏等,有助于学生消除进入新环境的陌生感,结交新朋友,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以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建立自信心。2013年版教材中编写了“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三个起始单元,安排了三个活动,仅3课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小衔接,新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机整合与改编,编写了“数学游戏分享”综合与实践活动单元,其中包含5个主题活动,至少需要6课时的教学时间,与2013年版教材相比有较大变化(下表)。新教材内容编写上的变化已显而易见,更重要的是,从“起始单元”到“衔接单元”,不仅大幅延长了衔接时间,而且丰富了衔接课程内容,可以有效减缓学生的衔接坡度。第一,衔接时间明显延长。新教材安排了5个游戏活动,从生活实际引出教学内容,如“能用‘数’介绍你自己吗”“能用‘数’介绍你们幼儿园吗”“搭搭拼拼”等,以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数学游戏引发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游戏数量的增加、衔接时间的延长,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熟悉新环境、结识新朋友,也更利于学生真正地玩起来、动起来,从而获得更多的活动体验,初步感悟“看”与“做”是了解生活中现象和事物的手段,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第二,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新教材选择熟悉的生活场景,组成一幅幅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画面,吸引学生主动进入游戏场景并参与活动。“数数比比”“搭搭拼拼”“围‘草地’”等活动需要学生进行观察、计数、比较、拼搭、分类等,这些是数学教学中经常开展的活动,也是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常用方法。把这些活动编排在小学数学学习之初,有利于学生开发并积累学习资源,初步形成一定的经验与能力,这将对他们后续的数学学习产生长远影响。第三,幼小认知得以贯通。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新教材编写的这5个活动注重体验,体现了综合性与活动性;没有编排需要记忆的知识,没有读、写、算的练习任务,真正将幼儿园整合课程与小学分科教学贯通起来,有效避免儿童在学习初期产生畏难情绪,有效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二、聚焦学科渗透:从兴趣到规则幼小衔接阶段,教师还应处理好“顺应”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从幼儿园的综合性体验向学科性学习的转变。在活动中,教师应帮助儿童逐步建立游戏的规则与逻辑,从“数学游戏好玩”的趣味性过渡到“玩好数学游戏”的学科性。新教材将游戏元素巧妙融入主题活动,通过“报数拿球”“报数画图”“搭搭拼拼”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互动中逐渐了解数学的规则与逻辑,引导儿童致力于从“眼光、思维和语言”的角度体验和表达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shù),起源于数(shǔ)。几乎所有学生在幼儿时期都经历过数数。下面,以新教材中“报数拿球”游戏活动为例加以阐述。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提出问题: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游戏的?交流后明确:这个游戏和数有关,报的数是几就拿几个球。追问:要想玩好游戏,可以怎样制订规则呢?通过组内讨论形成以下规则:规则1:1人报数,其余3人听数拿球。规则2:4个人可以轮流报数。规则3:比一比,看谁拿得又对又快。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评价与归纳:是的,你们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可以互相检查一下,看拿的数量是否正确,拿对1次就给自己添上1颗智慧星,比比谁得到的智慧星最多。每组织一次游戏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