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浙江黄岩第二高级中学张优丽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主将、主要阵地;蔡元培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必然性,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及原因。探究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中,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对当时社会不合时宜的现象的反思,引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2、以《新青年》杂志封面的四次改变为线索,探寻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探索;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学生得出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在了解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的事迹过程中,感受他们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以民国初年的一些不合时宜的现象为切入点,引发资产阶级对辛亥革命的反思。新授:一、资产阶级对辛亥革命的反思: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政治:①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②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普通百姓仍然受封建思想束缚;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要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为辛亥革命补课!”二、重铸国魂:1、拿什么拯救您——我的祖国?1)、面对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面对普通百姓的愚昧、麻木,拿什么拯救您——我的祖国?展示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德先生:是指英文democracy,意为民主。就是每个人“各有自主之权”,“脱离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赛先生:是指英文science,意为科学,即“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提倡科学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2)、为什么众多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展示材料:“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李大钊“孔教与共和是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陈独秀打倒“孔家店”。——吴虞引导学生探讨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与封建制度之间的关系。3)、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倡导文学革命?展示材料: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钗头凤》陆游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希望》胡适对比以上诗歌,感受文言文与白话文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文言是给人带来很多很多的联想和隐喻的,是一个高度的成熟的语言,相对而言白话表面说是表情达意更有效率,但是它相对而言它的工具性很强。新文化运动要倡导民主与科学,白话文的表达就更加有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关注为白话文的推行作出努力的三位人物:胡适、陈独秀、鲁迅。这样,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总能看到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2、再造青年铸国魂:——“读一本杂志品一段历史”从1915年9月15日创刊,到介绍马克思主义,《新青年》一共进行过四次封面设计。在一次次变化的背后,《新青年》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成为中国思想启蒙史的重要刊物呢?1)、《青年杂志》的创办:怎么建立一个现代的文化形体,改造中国人的现代文化心理?陈独秀决定创办一本改造中国人思想文化观念的新刊物,陈独秀把思想寄托于青年,希望青年以一种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面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来把中国演绎一个新的道路,所以他的杂志名叫《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刊号呱呱坠地,(仔细观察《青年杂志》封面设计,体会陈独秀的用心)在封面上设计了刊物的法文名称,和每期不同的西方名人像。并在创刊号〈敬告青年〉一文中写到:“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一切正是陈独秀心目中,新文化的蓝图。陈独秀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