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欢迎各位同仁莅临指导在百年前那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胡适的在世不是以传奇、天才等身份出现的,他几乎是半个多世纪的神话,一个纵横学界、政界、文化界的偶像和伟人……列强瓜分中国简表(1897-1899年)外:列强侵略、民族危亡文化迷失主要阵地:《新青年》主要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主要策源地:北京大学“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民主)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刊登于《青年杂志》第一卷1号材料一: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陈独秀《一九一六年》材料二: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一曰,不言之无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不用套语滥调;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一、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二、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三、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狂人日记》李大钊: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创办《每周评论》、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讨论:这场新文化运动给20世纪初的中国带来了什么呢?当一个社会产生了政治、经济危机,加上文化迷失方向的时候,那时需要意识形态来拯救,而意识形态的传播与阐释,则必须发挥文化先驱的主体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