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修订的变与不变--以七年级为例.docx
上传人:13****1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0KB 金币:2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修订的变与不变--以七年级为例.docx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修订的变与不变--以七年级为例.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修订的变与不变--以七年级为例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的颁布实施,2022年3月教育部正式组织启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修订,经过编写、讨论、修改、审查、试教、特级教师审读等多方面的工作,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七年级上册将在初中起始年级全面使用(这套教材以下简称“修订教材”)。由于现行教材(2017年秋季至现在使用的教材)进入课堂时间不长,编写期间也已经吸收了较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2015年启动修订)的新理念,且使用过程中每年或多或少都有修改增减,所以得到了众多好评。因此,本次修订之初确定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守正创新,稳中求进。最终目标是: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根据义教新课标精神打磨优化、补充完善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特别要突出语文“以文化人”的学科特性,整体提高教材质量。一、整体保持稳定大家打开七年级上册教材,翻看目录就会觉得:教材没什么变化,还是那几个单元,那些个写作,只是调整了几篇课文,减少了综合性学习(修订教材称为“专题学习活动”)内容而已。总体来说,这个感觉是对的。教材建设的一个经验是:守正创新。守不住传统,无视多年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创新就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初中尚处在重要的打基础阶段,必备知识的建构、关键能力的养成还离不开适当的讲解、传授、训练,经典文本的解读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能力。为此,修订教材整体保持稳定是大前提。1.全套教材总体架构基本保持不变总体架构是指每一册教材的单元和构成单元的各个板块的基本框架。修订教材各册仍然是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基础板块,同时交叉安排专题学习活动(原“综合性学习”)、整本书阅读(原“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语文知识补白等内容。现行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的“口语交际”板块,如转述、复述、演讲、辩论、讨论等,因这些内容在其他学习板块中多有融入、交叉,所以修订教材将其重点融入专题学习活动,不再单列。有教师会问:新课程不是强调整合吗,为什么还是各板块单列,没有像高中教材那样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整合到一个单元里通过学习任务群来体现?编写组对此进行过充分讨论,最后的一致意见是:因为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整合能力、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比较弱,所以听、说、读、写单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是非常必要的。有两方面的例子证明整合过早对语文能力的养成是不适宜的。一是21世纪初第8次课程改革,当时强调综合性学习,强调语文与生活的结合,为此,人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由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个板块组成。但是去学校作教材使用调研时,很多教师提出,用综合性学习容纳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等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就是以前学生作文时不知道写什么,现在是不知道怎么写,没有章法了。根据反馈意见,教材很快就作了修订,减少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每个单元增加了专门的写作板块。二是高中教材目前是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元,以任务为统领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相关语文活动。教学实际情况怎么样呢?调研结果显示,教学常态课存在费时、驾驭不了、反复在不同课文中游走,单篇教学囫囵吞枣,缺少文本整体意识等情况。所以,即便到了高中,学生的各项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如果没有单篇文章教学,没有基本的学习、理解,整合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2.各年级教学重点基本保持不变这部分主要是就阅读和写作两个基础板块来说的。修订教材继承了现行教材的整体设计思想,力求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能打下良好的语言运用基础。首先,七年级不分文体,文白混编,以培养学生的一般语文能力为主,重点放在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写作常用技能等的学习和运用上,同时着眼于与小学阶段的衔接。比如文白混编是为了减小从小学到初中的坡度,朗读、默读等阅读方法的指导着眼于从小学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初中的理性归纳、运用等。阅读策略重点放在一般阅读能力的养成上,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文体,如初读感受、整体感知、品味语言、概括中心、理清思路等,大致按照难易的先后顺序分布,让初中生能够理性地掌握阅读文章和一般性写作的基本门径。其次,八年级到九年级要逐步建立起文章体式和文学体裁的概念,先是新闻、传记、科普作品、演讲词等实用性文体,然后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同时交叉安排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的阅读和写作。因此,这两学年的语文要素主要是围绕不同的文章体式和文学体裁展开,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不同类文本的能力和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在文化自信、思维养成、审美培育方面不断进步。3.各册阅读单元的构成基本保持不变这里所说阅读单元的构成基本保持不变,主要包括三点。一是从单元设置来说,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组织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