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教案5古诗词三首_ 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5古诗词三首_ 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5古诗词三首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第五课《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学会认读4个生字,能够吟诵,感知诗词的大意。2.过程与方法先生经过小组合作探求,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本人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教学重点】品味诗句,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领会童年生活的天真和美好。【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用词的生动,感悟诗中童年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遭到美的熏陶。【教学方法】合作、探求、交流【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童年》(播放视频)师:童年,是人生的美好季节,你们正赶上了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新奇风趣的。师:可是,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有许多爱好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之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让我们乘上诗词的飞船,穿越光阴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2.师: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自在浏览课文,圈出本课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经过熟字加偏旁识字:衰——蓑、庶——遮、眉——媚、助——锄、录——剥教师指点先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侧重分析指点“牧、醉”。并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牧”摆布结构,左小右大,左侧的“牛”字旁最初一笔是提。“醉”摆布结构,左小右大,左侧的“西”字里要加上横。2.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妨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gāozhàoǎomùsuōzhēzuìmèichúbāo竹篙棹竿翁媪牧童蓑衣遮挡沉醉明媚锄头剥开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师:读一读下方的词语。lè快乐bō剥削乐剥yuè清平乐bāo剥开三、精读领悟1.师:让我们一同走进《牧童》,播放视频。你能画出这首诗的节奏吗?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师:让我们带着感情节奏一同品读《牧童》。师:下方让我们一同来了解诗人-吕岩。(图片、文字欣赏)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牧童”的含义吗?他曾在我们学过的哪首古诗中出现过?牧童:放牧牛羊的小孩。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1)品读前两句诗句,考虑“六七里”和“三四声”是指确实的数字吗?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田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2)从诗句中“铺”“弄”两个字中,你领会到了甚么?“铺”字,表现草的茂盛,让人感遭到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适的感觉。“弄”字,传达了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委婉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3)前两句诗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你感遭到了甚么?放眼望去,田野上草色葱茏;晚风中,牧童吹奏的笛声委婉动听。感遭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遭到的是一种野趣。(4)品读后两句诗句,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看出来的?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天真、悠闲、自在、自由自在弄笛、卧(5)你能用本人的言语来描述这首古诗的画面吗?茫茫田野,一眼望去,尽是长势茂盛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笛声委婉动听。黄昏时分,吃完晚饭,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地躺在月光下休息了。(6)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这首诗中领会到了什么?表达了作者对阔别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形状的一种向往。让我们领会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和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无尽怀念。2.师:《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那《舟过安仁》一诗,像我们展现的又是怎样的场景呢?下方我们一同学习《舟过安仁》,播放视频。请你画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舟过安仁唐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幼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师:让我们一同品读《舟过安仁》。师:我们一同来认识诗人-杨万里(图片、文字欣赏)师:这首诗是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1)品读前两句诗句,你知道“篙”“棹”吗?你是怎样理解“怪生”的?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2)小组合作交流:用你本人的言语说一说,诗人看到了甚么奇怪的情景?两个小孩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没有下雨,他们张开了伞。(3)作者认为两个孩童的奇思妙想是甚么?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4)你是怎样理解后两句诗句的?从中你遭到了甚么?哦,怪不得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