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人教A版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第8章 第8节 曲线与方程.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9M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4届高三人教A版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第8章 第8节 曲线与方程.ppt

2014届高三人教A版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第8章第8节曲线与方程.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八节曲线与方程1.曲线与方程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关系:(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_______________.(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____________.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____________.2.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x,y)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2)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P={M|p(M)}.(3)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并化简.(4)说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方程组1.在“方程的曲线与曲线的方程”的定义中,若只满足“曲线C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的解”,那么这个方程是该曲线的方程吗?【提示】不一定是.因为只满足“曲线C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的解”说明这条曲线可能只是方程所表示曲线的一部分,而非整个方程的曲线.2.动点的轨迹与轨迹方程含义相同吗?【提示】不同.前者为图形包括轨迹的形状、方程、图形等几何特征,后者仅是指代数方程.【答案】D【答案】A【解析】由已知:|MF|=|MB|,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知,点M的轨迹是以点F为焦点,直线l为准线的抛物线.【答案】D【答案】②③如图8-8-2,圆O:x2+y2=16,A(-2,0),B(2,0)为两个定点.直线l是圆O的一条动切线,若经过A、B两点的抛物线以直线l为准线,求抛物线焦点的轨迹方程.1.解答本题时,易忽视点(-4,0)和(4,0)不合要求,致使答案错误.2.求轨迹方程时,若动点与定点、定线间的等量关系满足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则可以直接根据定义先定轨迹类型,再写出其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定义法,其关键是准确应用解析几何中有关曲线的定义.如图8-8-3,ADB为半圆,AB为半圆直径,O为半圆圆心,且DO⊥AB,Q为线段OD的中点,已知|AB|=4,曲线C过Q点,动点P在曲线C上运动且保持|PA|+|PB|的值不变.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曲线C的方程.【思路点拨】(1)设出点A的坐标,利用对称性表示S矩形ABCD,并确定矩形ABCD面积取得最大值的条件,进而求出t值.(2)点M受点A的变化制约,根据点A满足的方程求出点M的轨迹方程.1.(1)本题的轨迹方程中,要求x<-3,y<0,求解时要结合几何性质和几何直观细心发掘.(2)求解中充分运用椭圆与圆的对称性,以及方程④的整体代入,避免繁琐运算,优化解题过程.2.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形成轨迹的动点P(x,y)随另一动点Q(x′,y′)的运动而有规律地运动,而且动点Q的轨迹方程为给定的或容易求得的,则可先将x′、y′表示成x、y的式子,再代入Q的轨迹方程,求出动点P的轨迹方程.通过坐标法,由已知条件求轨迹方程,通过对方程的研究,明确曲线的位置、形状以及性质是解析几何的两大任务.曲线与曲线方程、轨迹与轨迹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寻求轨迹或轨迹方程时应注意轨迹上特殊点对轨迹的“完备性与纯粹性”的影响.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1)直接法:直接利用条件建立x,y之间的关系F(x,y)=0.(2)待定系数法:已知所求曲线的类型,求曲线方程.(3)定义法:先根据条件得出动点的轨迹是某种已知曲线,再由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4)代入(相关点)法:动点P(x,y)依赖于另一动点Q(x0,y0)的变化而运动,常利用代入法求动点P(x,y)的轨迹方程.曲线与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一条主线,虽然高考对曲线与方程要求不太高,但近两年,常以建立曲线与方程作为切入点命制试题,且常考常新,既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又重视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等,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深入理解求曲线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并检验曲线方程的纯粹性,养成完整答题的好习惯.易错提示:(1)找不到点M,A坐标间的关系,导致不能利用相关点法求曲线C的方程,弄错焦点位置和坐标.(2)忽视椭圆的对称性,致使不能准确利用点P的坐标表示出点H的坐标;不能利用向量运算证明垂直关系,导致繁杂运算致误.防范措施:(1)区别轨迹方程与曲线的轨迹,抓住点A,M,D共线且直线l⊥x轴的条件.(2)求点的坐标,不仅仅重视方程的求解,要注意曲线的性质,恰当设置,简化繁杂运算,重视向量数量积的作用,善于将垂直转化为数量积为0.【答案】D课后作业(五十八)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