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行道树》讲学稿撰稿人----张莉时间---10月9日学习目标:(1)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2)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3)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把握课文主旨,领会写作意图。教学难点联系生活体验,辩证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1、读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音。[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共同来欣赏一幅画,(投影仪展示画面,学生观察)请同学们用优美的语句描述画面的内容(学生发言,明确:城市双线道的马路边奉献浓阴的行道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看看为人们所礼赞的行道树的形象和精神是怎样的。二、资料助读投影:简介作者。三、出示学习目标。四、研读课文。1.配乐朗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语调抑扬、读出感情。整体感知,给课题加上修饰语。2、默读全文,在课文中划出(1)行道树与森林同伴的对比(2)行道树与城市之夜中人们生活的对比。对比的事物生活环境生活态度第一组森林同伴行道树第二组城市之夜中人们生活行道树提问:通过以上两组对比,你知道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呢?4、四人一组,合作探究。1.你认为文中最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为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2.你认为行道树最动人的一句表白是什么?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请同学们按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把握课文精神实质。(1)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2)从事“神圣的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3)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4、研读课文,揣摩、交流语句上的疑难。五、拓展延伸。1、在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那些启发呢?谈谈自己的感受!六、人生启示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整个人类和社会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了什么。—爱因斯坦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茨巴尔七、拓展阅读。峭壁上的树(1)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那场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2)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捕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3)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4)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5)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了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首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6)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7)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棵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了!1、选文前四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酸枣树生存条件的恶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2、从第=5\*GB3⑤段中找出具体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2分)3、文中“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加点的“雄鹰”、“风景”、“灵魂”分别指什么?(6分)4、写出本文的行文线索。(3分)5、文中写酸枣树的同时,写了桃、李、杨、柳四种树,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其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