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完满版)高考物理滑块木板模型问题解析滑块—木板模型的动力学解析在高三物理复习中,滑块—木板模型作为力学的基本模型经常出现,是对一轮复习中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有关知识的牢固和应用。这类问题的解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情景的想象能力,为后边动量和能量知识的综合应用打下优异的基础。滑块—木板模型的常有题型及解析方法以下:例1如图1所示,圆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物块A和木板B,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求拉力F的最大值。解析:为防范运动过程中A落后于B(A不受拉力F的直接作用,靠A、B间的静摩擦力加速),A、B一起加速的最大加速度由A决定。解答:物块A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A、B一起加速运动时,拉力F的最大值为:.变式1例1中若拉力F作用在A上呢?如图2所示。解答:木板B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1/6(完满版)高考物理滑块木板模型问题解析∴A、B一起加速运动时,拉力F的最大值为:.变式2在变式1的基础上再改为: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求拉力F的最大值。解答:木板B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设A、B一起加速运动时,拉力F的最大值为F,则:m解得:例2如图3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圆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F=8N,当小车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的前端轻轻放上一大小不计、质量m=2kg的物体,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求物体从放在小车上开始经t=1.5s通2过的位移大小。(g取10m/s)解答:物体放上后先加速:a=μg=2m/s21此时小车的加速度为:当小车与物体达到共同速度时:2/6(完满版)高考物理滑块木板模型问题解析v=at=v+at共11021解得:t=1s,v=2m/s1共此后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物体不会落后于小车)22物体在=1.5s内经过的位移为:=+(-)+(-)=2.1m11共131tsaatvtttt练习1如图4所示,在水平面上静止着两个质量均为m=1kg、长度均为L=1.5m的木板A和B,A、B间距s=6m,在A的最左端静止着一个质量为M=2kg的小滑块C,A、B与C之间μ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A、B与水平川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最大静摩擦力可12以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在对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4N,和开始运动,经过一CACFC刹时速度不变,A、B其实不粘连,求:经段时间A、B相碰,碰后立刻达到共同速度,但过2时间t=10s时A、B、C的速度分别为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解答:假设力F作用后A、C一起加速,则:而A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假设成立在A、C滑行6m的过程中:∴v=2m/s13/6(完满版)高考物理滑块木板模型问题解析A、B相碰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2mv∴v=1m/s122此后A、C相对滑动:,故C匀速运动;,故AB也匀速运动。tCAvtvtLt设经时间,从右端滑下:-=∴=1.5s212222尔后A、B分别,A减速运动直至停止:a=μg=1m/s,向左A22,故t=10s时,v=0.A在上连续滑动,且匀速、加速:==1m/s2B0CBCBaa设经时间t,C.B速度相等:∴t=1s44此过程中,C.B的相对位移为:,故C没有从B的右端滑下。尔后C.B一起加速,加速度为a,加速的时间为:14/6(完满版)高考物理滑块木板模型问题解析故t=10s时,A、B、C的速度分别为0,2.5m/s,2.5m/s.练习2如图5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川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