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设计作品名称一例口腔溃疡患者的用药指导方案一、前言口腔溃疡为日常口腔粘膜疾病的一种,中医里其病名由《素问·气交变大论》有“岁金不及,淡水乃行……民病口疮”中而来,因此又被俗称为“口疮”,是指出现在我们的口腔内唇、上腭以及舌颊等部位黏膜上由于口腔内粘膜表皮细胞发生上皮破坏脱落出现的病症。该病发病率较高,因其经常有周期反复性发生,在医学上它又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或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溃疡;在人群中,其复发病症犯病率为20%,且常发病于中青年人,同时一般女性的患病几率高于男性。为了让人们能更好的避免和预防该病症,现以一例口腔溃疡患者出发,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从中医辨证角度,给予相关患者合理的用药指导方案。二、病人基本情况(一)病例分析患者刘某,女性,24岁,近期内有夜不能寐,健忘,口燥咽干、唇干,舌苔鲜红,情绪焦躁,口腔两唇内长有类圆形破口点且疼痛明显。暂无药物过敏史,无其他流行病症或遗传病史。(二)患者主诉该患者为某医药公司销售代表,工作繁忙,压力大。晚上经常熬夜写策划、玩手机、追剧等,饮食不规律,爱吃煎炸烤、口味辛辣的食物等;有时吃东西时不小心咬到内唇后,或者几天内感到口干舌燥后,口腔内便出现类圆形小泡泡,周围微红,且带有疼痛感。几日后,病情加重,患处伤口面积慢慢扩大,类圆形小泡中心间出现凹陷,颜色由白变黄,吃饭时疼痛感明显,每天午后疼痛感加严重,且有灼烧感。患该病常数月一次,好了又患,断断续续,且伴口臭、乏力、烦躁等症状。曾使用过珍珠末外敷患处,没有明显效果。病因分析与诊断1(一)口腔溃疡症状特征口腔溃疡病症多发生于口腔两唇、两颊粘膜、舌源、牙龈处,常见可见到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一的类圆形或椭圆形溃疡点,直径为0.2厘米至0.5厘米,点中间凹陷并覆盖一层白色或者淡黄色的假膜,周边有明显的红色晕带,边界清晰为其典型的临床特点,并且当遇到温度刺激以及机械物理刺激时,局部灼痛感明显,可并发口臭、头晕头痛、唇部干裂、乏力、焦躁、发烧、慢性咽炎、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病症。且该病症反复性出现,常数月一次或一年数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二)诊断依据根据口腔溃疡症状表现,有以下几个相符点证明该患者的病症即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处出现类圆形小泡,且周围有泛红晕现象。患病伤口面积、数量会逐渐扩大增多,且中间有凹陷,颜色由白变黄。患该病时,患者伴有伴口臭、乏力、烦躁等症状出现。患病频率高,数月一次,属复发性口腔溃疡。(三)病因分析中医认为,“口疮”病机常有虚实之分,其中以心、脾、肾三经失调为主。在明代薛已《口齿类要·口疮》中有这样一说:“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因此,上焦实热多是心、脾火热过强,下焦阴火则是肾亏阴虚火旺,中焦虚寒多是阳气亏损。所以,从中医角度看来本病症多是由于心、脾热邪积累过多,津液、精血耗损,或虚阳浮越、虚火上浮等原因所致。且在中医中严重性的口腔溃疡,多为上热下寒之证,临床中多用清热之药治疗。若热毒不去除,则容易导致体内阳热过剩。据了解患者饮食口味偏重,又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又大,易伤阳气耗津液,因此易导致心火上炎、阴虚火旺之证,进一步引发口腔溃疡。三、用药方案设计因患者虽无疾病史、也没有相关遗传病例,但是个人作息、饮食严重不规律等导致病发,因此患者可以选用清热解毒类、健脾补肾类、滋阴类等中成药缓解治疗,如导赤丸、牛黄清心丸、知柏地黄丸、口炎清颗粒、玄麦甘桔颗粒、龙胆泻肝丸等,以及可以选用一些辅助外用药,例如桂林西瓜霜、喉康散、口腔溃疡散等结合使用。(一)局部用药:1.桂林西瓜霜(OTC)主要成分:西瓜霜、煅硼砂、青黛、黄柏、山豆根、浙贝母、冰片、大黄、木汉果(炭)、黄芩、薄荷脑、射干、甘草、黄连。辅料为二氧化硅,甜菊素,枸橼酸。性状:本品为灰黄绿色的粉末;气香,味咸、甜、微苦而辛凉。2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乳蛾、喉痹、口糜、扁桃体炎、咽炎,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喉结红肿,口舌生疮,牙龈宣肿或出血,口腔炎,口腔溃疡等。用法用量:外用,取该品药粉少许,喷、吹或敷至患处,一日数次,重症者兼服,一次1-2克,一日3次。注意事项:①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②不宜在用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③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④脾虚大便溏者慎服,皮肤破溃处禁用,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服;⑤扁桃体有化脓及全身高热者应去医院就诊;⑥口腔内喷或敷药时请不要呼吸,以防药粉进入呼吸道而引起呛咳,用药后半小时内不得进食、饮水;⑦严格按照用法用量应用,用药3天症状无好转,应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