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学教研室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诊疗学教研室培训课件.ppt

诊疗学教研室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诊疗学教研室全身体格检查1、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务求全面系统。这是为了搜集尽可能完整的客观资料,起到筛查的作用,也便于完成住院病历规定的各项要求。2、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3、遵循上述全身体格检查内容和顺序的基本原则的同时,允许形成自己的体检习惯。4、体格检查应特别注意原则的灵活性。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以卧位患者为例: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颈部→前、侧胸部(心、肺)→(患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以坐位患者为例:一般情况和生命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患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6、强调边查边想,正确评价;边问边查,核实补充。7、检查过程中与患者的适当交流,8、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熟悉检查项目之后,可以使体检从容不迫、井然有序地进行。为了避免检查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或负担,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9、检查结束时应与患者简单交谈,说明重要发现,患者应注意的事项或下一步的检查计划。但如对体征的意义把握不定,不要随便解释,以免增加患者思想负担或给医疗工作造成紊乱。第二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面瘫(26)观察外鼻;(27)触诊外鼻,(28)观察鼻前庭、鼻中隔;(29)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30)检查上颌窦,有无肿胀压痛;叩痛等,(31)检查额窦,有无肿胀,压痛、叩痛等;(32)检查筛窦,有无压痛;(33)观察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34)借助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35)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36)检查舌下神经(伸舌);(37)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露齿、鼓腮或吹口哨);(38)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39)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40)暴露颈部;(41)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42)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43)检查副神经(耸肩及对抗头部旋转);(44)触诊耳前淋巴结;(45)触诊耳后淋巴结;(46)触诊枕后淋巴结;(47)触诊颌下淋巴结;(48)触诊颏下淋巴结;(49)触诊颈前淋巴结浅组;(50)触诊颈后淋巴结;(51)触诊锁骨上淋巴结;(52)触诊甲状软骨;(53)触诊甲状腺峡部(配合吞咽);(54)触诊甲状腺侧叶(配合吞咽);(55)分别触诊左右颈动脉;(56)触诊气管位置;(57)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3.前、侧胸部(58)暴露胸部;(59)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和呼吸运动等;(60)触诊左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61)触诊右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62)用右手触诊左侧腋窝淋巴结;(63)用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淋巴结;(64)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65)检查双侧呼吸动度;(66)检查双侧触觉语颤;(67)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68)叩诊双侧肺尖;(69)叩诊双侧前胸和侧胸;(70)听诊双侧肺尖;(71)听诊双侧前胸和侧胸;(72)检查双侧语音共振;(73)观察心尖、心前区搏动,切线方向观察;(74)触诊心尖搏动(两步法);(75)触诊心前区;(76)叩诊左侧心脏相对浊音界;(77)叩诊右侧心脏相对浊音界;(78)听诊二尖瓣区(频率、节律、心音、杂音、摩擦音);(79)听诊肺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80)听诊主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81)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心音、杂音、摩擦音);(82)听诊三尖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上述心脏听诊,先用膜式胸件,再酌情用钟式胸件补充5.腹部(100)正确暴露腹部;(101)请受检者屈膝、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102)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103)听诊肠鸣;(104)听诊腹部有无血管杂音;(105)叩诊全腹;(106)叩诊肝上界;(107)叩诊肝下界;(108)检查肝脏有无叩击痛;(109)检查移动性浊音(经脐平面先左后右);(110)浅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111)深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112)训练患者作加深的腹式呼吸2~3次;(113)在右锁骨中线上单手法触诊肝脏;(114)在右锁骨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115)在前正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116)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117)检查胆囊点有无压痛;(118)双手法触诊脾脏;(119)如未能触及脾脏,嘱受检者右侧卧位,再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