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讲授内容一、基本概念评价指标: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抑制培养基中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最低杀菌浓度(MBC):能够杀灭培养基中细菌的最低浓度。6、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抗生素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细菌仍受到持久抑制的效应。一、基本概念7.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index,CI):概念: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即:CI=LD50/ED50。意义:是评价化疗药安全性的指标;化疗指数越大,表明疗效越高,毒性越低,用药越安全;但化疗指数越大并非绝对安全。第二节抗菌药作用机制三、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一)耐药性(drugresistance)的概念耐药性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耐药性的分类: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性,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获得耐药性:大多由质粒介导,但亦可由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如金葡菌对青霉素的耐药。(二)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1、产生灭活酶①水解酶:如-内酰胺酶青霉素型: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型:水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②合成酶(钝化酶):如乙酰化酶、磷酸化酶、核苷化酶等将相应的化学基团结合到药物分子上使药物失活。2、改变靶位结构(1)改变靶蛋白结构如:RFP耐药菌RNA多聚酶的-亚基结构改变造成的耐药。(2)增加靶蛋白数量如:金葡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3)生成耐药靶蛋白如:金葡菌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导致耐药3、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内如:细菌对-内酰胺类、四环素的耐药4、改变代谢途径如:耐磺胺药的细菌自身产生PABA或直接利用叶酸转化为二氢叶酸四、药物分类小结1.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2.增加胞质膜的通透性多肽类——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如多粘菌素多烯类——增加真菌胞浆膜的通透性如制霉菌素3.抑制蛋白的合成氨基苷类蛋白质合成全过程抑制药四环素类30S亚基抑制药氯霉素林可霉素类50S亚基抑制药大环内酯类4、抑制DNA、RNA的合成如:喹诺酮类——(-)DNA回旋酶利福平——(-)依赖DNA的RNA多聚酶5、抑制叶酸的合成谷氨酸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蝶啶二氢叶酸四氢叶酸核酸合成对氨基苯甲酸(P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