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日的教案生日的教案19、《生日礼物》教学设计备课日期:上课日期:主备人:序号: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子之间真挚的感情。3、懂得长辈的辛苦,学会关爱他人。。教学重点:1、识字与写字。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妈妈的心情的变化及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依据学案,自主预习预习设计:1.认会课后生字条和田字格中的生字,并能口头组词。2.词语积累拖着废品硬币凑够挣钱竟然富余塞进裤兜签名棒糖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明确目标,学法指导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过生日的时候,收到过什么样的生日礼物?是谁送给你的?那么,哪位同学记得父母的生日?当他们过生日的时候,你曾送过什么生日礼物?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这个小朋友,为妈妈准备了什么样的生日礼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完整板书课题,读题)出示学习目标及方法提示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日礼物是怎么来的?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或者想到了想到了什么?3、体会母子之间真挚的感情。三、自读探究,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提示:1、学习生字:1)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的同学去掉拼音能正确的'读出本课的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2)写字: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范写,重点指导。2、小组内同学互读课文,生日礼物是怎么来的?说说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说出来交流一下。第二课时一、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第九课──(板书课题,读题)二、明确目标,学法指导1、复习词语:拖着废品硬币凑够挣钱竟然富余塞进裤兜签名棒糖2、分段读课文三、自读探究,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提示:小组内同学互读课文,生日礼物是怎么来的?当妈妈看到我送出的生日礼物时是什么反映?说说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说出来交流一下。四、精读领悟,反馈点拨。当得知那天是妈妈的生日时,文章中的我是怎么想的?可是,“我”一分钱也没有,生日礼物是怎样得来的?请大家自己读一读2—4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我”在捡瓶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他放弃了吗?为什么?(2)尽管捡瓶子很辛苦,但一想到可以给妈妈买生日礼物,“我”就什么困难都不怕了。就这样,“我”一直捡到很晚,引读:“我估计钱已经凑够了,就拉着小货车到了商店,拿出我亲手挣的硬币,这些钱除了买一个生日卡外竟然还有点富余。”什么叫“富余”?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3)出示大屏幕。我把糖()进裤兜里,把生日卡()好()进上衣口袋里,便向家()去。你会填吗?通过这些动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我”的激动,急切。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指名读。(4)当我回家晚时,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练习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妈妈的心情。)出示大屏幕,母子对话。谁能体会着妈妈此时的心情读一读妈妈的话?听了妈妈的责备我的心情怎样?指名分角色读。(5)当妈妈看到我送出的生日礼物时是什么反映?出示最后一段。齐读。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母子情深)五、熟读积累,语言训练。1、再读课文,体会母子情深。2、妈妈什么也没说,哭了,此刻妈妈心里会想些什么?六、拓展运用,检测评价。1、出示巩固练习。(屏幕显示)2、小练笔。想不想自己做一张生日贺卡,在妈妈生日的时候送给她?请拿出老师事先发给大家的贺卡,写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心里话,在妈妈生日的时候送给她。生展示读。师总结:让我们把心中所想落实为行动,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关心自己的父母吧!教后记:应重点指导好课文中几个带?和!的句子,以此来体会妈妈心情的变化。感受母子间的爱。生日的教案225、生日礼物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认识本文中8个生字,学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老师启发谈话:请同学们想想,在你们生日的时候,你们的`父母送过哪些生日礼物?2、导入课题:如果老师说有人过生日时,爸爸妈妈却只送给他半辆自行车,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生日礼物》。(师生共同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1、要求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解决有困难的字词。2、交流汇报(1)读准字音(2)各种方式读生字(3)给生字扩词,并选词说话。3、认读词语库中的词,4、巩固字词。(找出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三、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