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自备课教案(第三单元整理复习).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研自备课教案(第三单元整理复习).doc

精研自备课教案(第三单元整理复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研自备课”导学案课题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课型复习课设计人高利平指导教师六数组成员审批人学习内容课本练习第6—11题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基础练习,会说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2、会弄清楚正比例和反比例有关概念的区别与练习。3、会利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计算正确。学习重点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难点正确计算。学习方法提问法、练习法学具准备电子白板评价方案1、通过课堂观察、提问评价样题检测评价目标1的达成情况;2、通过提问、及时练习、评价样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构建网络1、比、比例的意义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比例的知识?(多找学生说一说,不完整的及时补充。)出示问题:(1)什么是比?(2)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3)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4)什么叫解比例?依据是什么?(5)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6)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7)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讨论或看书整理,看哪个小组整理的好,师板书本单元的重点知识。)2、解比例完成P63页,第2题(强调书写与格式)说一说解比例的步骤,每步运算的根据是什么?(独立做,集体订正。)3、正、反比例的意义(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提问口答)(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3)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的板书:正比例(1)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2)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反比例(1)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反而缩小;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反而扩大。(2)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4、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小组讨论:概括“一找、二想、三判断”。)一找:哪两种相关联的量;二想:两种相关联量的变化情况,写出关系式;三判断:联系关联式,看是比值一定还是积一定,判断成什么比例。5、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3题。(在学习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障碍,引入竞争机制,犹如给学习活动加入了催化剂,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乐于合作,勇于探索,避免常规复习课的枯燥乏味。)三、强化重点,拓展深化判断下列关系中,两种变化的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被除数÷除数=商当商一定时,被除数和除数()当被除数一定时,商和除数()当除数一定时,被除数和商()2、ab=c(a、c不等于0)当c一定时,a和b()当a一定时,b和c()(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四、评价样题一、填空。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2.在比例25:34=50:68中,25.34.50、68都是比例的(),25和68是比例的(),34和50是比例的()。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3,另一个内项是()。4.1:10000这个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是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的()厘米,也就是()千米。5.一种钟表零件长是5毫米,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1的图纸上长应画()厘米。二、解比例。7:x=4.8:9.60.5:3.2=x:5.120.6:x=5.8:2.975%:25%=12:X三、解决问题。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5厘米,如果按3:1放大,得到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1、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3小时行驶105千米。用同样的速度又行驶了1.2小时到达乙城,甲城到乙城有多少千米?2、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60个,12天可以完成。实际效率提高20%,实际多少天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