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讲学稿.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隆中对讲学稿.doc

隆中对讲学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隆中对》讲学稿导学目标: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2.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第一课时五分钟预习检测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⑴好为《梁父吟》()⑵宜枉驾顾之()⑶遂诣亮()⑷因屏人()⑸度德量力()⑹遂用猖蹶()⑺挟天子而令诸候()⑻而不知存恤()⑼帝室之胄()⑽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⑾欲信大义于天下()3、查有关资料,调动文章词汇积累,解释下列加点字。⑴亮躬耕陇亩()⑵时人莫之许也()⑶将军岂愿见之乎()⑷此人可就见()⑸宜枉驾顾之()()三十分钟师生互动一、导人新课:放录音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二、充分运用多种朗读方式读熟课文: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四、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自主学习课文。五、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六、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漳、张鲁)五分钟学生自主总结板书五分钟当堂反馈:1、解释加点的字词。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国险而民附非惟天时,抑亦人谋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箪食壶浆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中“身”的意思是,本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它同义,这个词是。3、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课文。五分钟预习检测解释下列加点字。1、自董卓已来()2、不可胜数()3、挟天子而令诸候()4、此诚不可与争峰()5、此殆天所以资将军()()6、总揽英雄()7、情好日密()8、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9、谓谓为信然()10、然谓为信然()谓先主曰()然志犹未已()11、犹然志犹未已()12、信信义著于四海()犹鱼之有水也()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十分钟师生互动一、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这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需要老师的引导)博陵、颖、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二、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三、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曹操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可以为援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可攻荆益张鲁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有利条件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四、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五、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刘漳:据益州险塞,暗弱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五分钟学生自主总结板书五分钟当堂反馈:1、翻译下列句子(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依据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3、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①曹操:②孙权:③刘表、刘璋:④诸戎、夷越:5、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