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导数的概念.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7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题导数的概念.ppt

课题导数的概念.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说课提纲四、学法点拨:(二).课题引入:2、瞬时速度:(三).探求与研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概括导入语:板书:3.1导数的概念1.函数在处的导数概念设函数在处附近有定义,当自变量在处有增量时,函数有增量,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叫做函数在处的导数,记作:关于导数的说明:1、导数概念是概括了各种各样的变化率而得出的一个更一般、更抽象的概念,它撇开了变量所代表的特殊意义,而纯粹从数量方面来刻画变化率的本质;2、导数反映的是因变量相对于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和增减情况;3、、分别是自变量和函数的增量,既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还可以为0;4、导数的定义中还包含了可导或可微的概念,如果时,有极限,才有函数在点处可导或可微,进而才能得到在点处的导数。分组讨论:概括出导函数的概念2、函数的导函数如果函数在开区间内的每点处都有导数,此时对于每一个,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从而构成一个新的函数关系,称这个函数为函数在开区间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即联系:函数在处的导数就是函数在开区间[]上的导数在处的函数值,即说课提纲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完极限之后进行的,导数在教材中体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导数概念是由极限给出的,利用导数,可解决必修课中接触过的判断函数单调性与求函数最值的问题,提供了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新方法;启下:完善高中阶段数学内容,使高三学生具有一般人才必备的基础知识,也为接下来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作了必要的铺垫。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是概念性课题,它的教学重在过程,重在研究,而不是重在结论,所以我把导数的概念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视其为重点的原因是:定义法求导数、导数公式、导数法则等都是由导数定义导出的。视其为难点的原因是:导数概念比较抽象,其定义方法学生也不太熟悉。取材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引入课题时我选取了两个学生熟悉的例子,同时,除课本上的例题外,为了实现难点的突破,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又补充了几个能够帮助透彻理解概念的例题和练习题1、知识目标:理解导数的概念,掌握利用导数定义求函数的导数2、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数学品质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教法分析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利用课件作为辅助教学工具,综合运用引导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因为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理论探究——实际应用等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再辅以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及科学严谨的数学品质学法点拨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1、会通过观察、比较、推理能概括出导数的概念。2、学会利用旧知转化成新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3、学会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从而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评价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通过课堂练习,采用提问、演板等方式反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及时地对课堂教学予以调节。关于难点的突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割线和质点的运动过程,了解导数概念的发生过程;2、充分利用教具,师生互动,通过演示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导数的概念;3、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启发引导,层层深入促进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得新知识4、根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精心设计讨论内容,分散难点,促进知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