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考纲]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考点突破知识梳理·温故串知重温教材夯实基础(1)补充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甲:乙:m丙:丁:,戊:n(2)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3)能量输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4)据图分析食物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①通过自身以的形式散失。②被同化。③残枝败叶、遗体残骸等被分解。3.特点(1):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也不可。(2):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传递效率大约为。4.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二、物质循环1.概念(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等元素。(2)循环过程:无机环境与之间。(3)范围:整个生物圈。2.碳循环过程(1)循环途径(2)循环形式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形式循环。3.特点:、反复利用、循环流动。考点突破·悟法提能核心归纳重点突破2.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2)能量去向: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去向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3.能量流动特点及原因分析(1)单向流动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②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2)逐级递减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的部分。4.能量传递效率及应用(1)确定食物链中的营养关系。按能量传递效率为20%计算,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差值在5倍左右,若能量差值远比5倍小,则应位于同一营养级。(2)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包含在c中的误区1误认为摄入量是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误区3误认为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相同点拨:①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②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误区4误认为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一定多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同化的总能量点拨: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一定高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同化的总能量,否则这个生态系统就无法维持下去,生态系统就会崩溃。但是对于人工生态系统,就不一定了。比如有的人工鱼塘,由于消费者获取的能量更多地来自外来补加,而生产者很少,其固定的能量也比较有限,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就不一定高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同化的总能量。请据图作答:(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C表示。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考点二为能量流动提供载体的物质循环分析2.巧辨图形判断参与碳循环的四种成分【典例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走出误区误区1误认为在生物群落中碳都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点拨: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CO2形式循环,其含义是指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以及由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但在生物群落内碳元素则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误区2误认为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点拨:物质循环流动,能量单向流动不循环,所以不能说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跟踪演练2】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碳的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的传递途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能力培养·深度过关活化思维夺取高分信息获取与解读用守恒的观点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流经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①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来说,就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②对于一些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