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史教育有效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学设计的思考.docx
上传人:13****1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MB 金币:2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以党史教育有效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学设计的思考.docx

以党史教育有效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学设计的思考.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以党史教育有效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学设计的思考“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2020年1月,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应以“中共党史”教育为着力点,立足课堂教育,为正处于人生关键期的高中生“拔节孕穗”,为他们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引导他们走好、走准人生长征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笔者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中相关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如何将“中共党史”教育融入历史教学,有效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学史明理,学习目标精准有力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应只停留在单纯的历史学习,而应在结合课程标准和学情的基础上,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用辩证的、理性的思维把握历史,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重要理论问题,以更好地把牢党史教学的基本方向,做到精准有力。为此笔者将教学目标设计为:(1)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时间轴、识别地图等方式整体把握1927年“南昌起义”至1936年红军长征结束的重要事件时序和空间轨迹,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2)通过教师启发讲述、逻辑建构,学生阅读史料、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做出不同选择的历史背景,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红军长征的意义、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涵等核心知识,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3)通过观看红军长征视频、诵读长征诗词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和感知伟大的长征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苦难辉煌,以深化学生对近代中国“道路”问题的理性认识,提升其唯物史观素养水平,培养家国情怀。二、学史增信,学习主线清晰明确高中历史知识千头万绪,教师在讲述中共党史相关内容时,应以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的历史思维,把握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否则,就会陷于历史细节的汪洋大海,见孤木以为森林、拾鱼目以为珠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为此,笔者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如何从道路困境走向道路选择,从道路选择迈向道路自信”为本课教学主线,一步步揭示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历史选择这一客观发展规律,使线索更加清晰严谨,学生更加易于接受掌握,并在学习中明确、坚定“四个自信”。三、学史崇德,学习活动务实有效1.创设情境,切入历史——紧扣时政、立德树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导入环节,笔者通过出示、解读“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开发布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引入本节课话题:百年华诞,风雨兼程!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程,可谓波澜壮阔,1927年,由国共合作发动的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怎样的抗争与探索?红军为什么踏上长征之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段历史。紧扣时政,贴近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效果。2.整体感知,了解历史——环环紧扣、建构思维材料1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人,其中共产党人2.6万多人,再加上一些不坚定分子离开了党的队伍,有的成了可耻的叛徒,这时党员的总数由原来的近6万人锐减到1万余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二章)材料2这种严酷、凶险的环境是难以想象的,苏俄也不能与我们相比。列宁被捕流放2次,托洛茨基被捕流放2次……斯大林被捕流放7次。但蒋介石的政治术语中,根本没有流放这个词,他的常用词是“见电立决”“斩立决”“立决”。——金一南《中共的另一面令所有敌人胆寒!》材料3毛泽东说:“要发动群众,恢复工作,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命。”——方城《在敌人眼皮底下召开的会议——八七会议》出示以上三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做出了怎样的选择?预设回答: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武装反抗的道路。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反抗之路,从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到秋收起义,为什么都是以夺取城市为目标呢?预设回答:借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成功经验。引导学生思考:既然是借鉴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