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细菌遗传物质染色体质粒噬菌体.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质粒细菌遗传物质染色体质粒噬菌体.ppt

质粒细菌遗传物质染色体质粒噬菌体.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录细菌的遗传物质:质粒噬菌体(phage):细菌的病毒,蛋白外壳+DNA或RNA组成,多为蝌蚪形。噬菌体结构:头部=球状外壳+核酸尾部=尾板(溶菌酶)+尾刺+尾丝(吸附细菌)噬菌体可通过转导、转换方式在细菌间转移遗传物质。细菌的遗传物质:噬菌体溶菌性周期和溶原性周期:转位因子整合子和转座噬菌体细菌的变异现象细菌变异机制转化(transformation):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被受体菌摄取并重组,使受体菌获得新的生物学性状。被转化的DNA片段称为转化因子(transformingfactor),分子量小于107,最多不超过10~20个基因。转化后能重组并稳定地表达供体菌遗传性状的外源性DNA片段称为转化子(transformant)。接受DNA片段的受体菌必须处于感受态(competence)。细菌变异机制:接合F质粒还可整合入细菌染色体DNA中,称为Hfr菌株。转移过程:染色体DNA在F质粒转移启始位点处的一股单链断开后先经性菌毛进入受体菌,F质粒DNA后进入受体菌,该过程易中断,故受体菌常获得不同长度Hfr菌株染色体DNA片段,但不易获得F质粒DNA。细菌变异机制:接合细菌变异机制:接合转导(transduction):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DNA片段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可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transduction):装配错误。局限性转导(restrictedtransduction):前噬菌体从染色体中脱落时带有整合部位一或两侧染色体DNA片段,感染细菌时可将该供体菌DNA片段转移到新的受体菌内。溶原性转换(lysogenicconversion):溶原菌染色体DNA中整合的前噬体基因使宿主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白喉棒状杆菌被携带毒素基因的β-棒状杆菌噬菌体感染后才能产生白喉外毒素。诊断和治疗及预防方面的应用:抗原变异、耐药产生、制备疫苗等。流行病学方面的应用:确定优势流行菌株和耐药基因等、病原追踪与溯源,如PCR+RFLP、质粒指纹图谱。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载体(质粒、噬菌体、腺病毒)与DNA重组方法(转化、转导、转染),生产疫苗(rHBsAg等)及生物制品(rIFN等)。细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主要方式以及前噬菌体概念。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及其医学意义。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定义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