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7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ppt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目标1.叙述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内容。2.说出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3.简述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目标。4.能用学过的护理措施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实施护理。5.能体谅病人和亲属的心情,表现出对他们体贴和关爱。第1节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较为复杂,主要有感染、外伤、理化因素、神经精神因素、营养缺乏、代谢紊乱、吸收障碍、免疫因素、肿瘤、遗传和医源性因素等。该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炎症、损伤、溃疡、肿瘤、梗阻、结石和功能障碍等。有些隐性起病,呈慢性过程,如溃疡病、肝硬化、痔等,有些起病急骤,来势凶险,如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一、吞咽困难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①咽炎、扁桃体脓肿、食管炎②咽部肿瘤、食管癌、食管良性狭窄等③食管手术史④脑血管病、重症肌无力、癔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史2.身心状态(1)症状评估(2)护理体检(3)心理状态3.辅助检查食管钡餐X线检查有无食管梗阻征象;化验检查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表现。(二)护理措施1.生活护理嘱咐病人进食时应稳定情绪,不要急躁,取半卧位或坐卧位,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细嚼慢咽。2.配合治疗(1)遵医嘱给药(2)手术治疗3.心理护理二、恶心、呕吐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了解有无可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2.身心状况(1)症状评估询问恶心的程度(2)护理体检(3)心理状态3.辅助检查血液化验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的表现;呕吐物毒物分析或细菌培养有无阳性结果;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表现。(二)护理诊断/医护合作性问题1.有窒息的危险与呕吐物排出不畅,吸入气道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反复呕吐导致的营养摄入减少和吸收障碍有关。3.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三)护理目标1.病人未发生窒息。2.病人营养状况改善,体重增加或能维持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四)护理措施1.生活护理协助病人采取合适的卧位2.配合治疗按医嘱给予镇吐药物3.心理护理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三、呕血、黑粪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了解有无能引起呕血、黑粪的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史2.身心状态(1)症状评估了解呕血和黑粪的量和颜色(2)护理体检检查有无肠鸣音亢进、贫血、意识改变等失血表现(3)心理状态3.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有无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降低、X线造影、超声波检查等有无有出血病变的证据(二)护理措施1.生活护理(1)休息与卧位(2)饮食(3)环境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呕血、黑粪的性状、量和次数、伴随症状3.配合治疗(1)止血(2)抗休克四、腹痛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了解有无引起腹痛的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史①腹腔脏器疾病②胸腔脏器疾病③脊柱疾病④全身性疾病2.身心状况(1)症状评估1)腹痛的性质2)腹痛有无放射和转移3)影响腹痛的因素4)伴随症状(2)护理体检(3)心理状态(二)护理措施1.生活护理腹痛发作时,安排病人卧床休息,并保持舒适体位。2.病情观察观察并记录病人腹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发作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观察有无伴随状况。3.配合治疗(1)药物治疗(2)手术治疗4.心理护理仔细观察病人和亲属的心理反应五、腹泻、便秘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1)有无引起腹泻的原因(2)有无引起便秘的原因(3)对慢性腹泻或便秘的病人,应了解病史、应对措施、做过何种检查等。2.身体状况(1)症状评估1)腹泻2)便秘(2)护理体检(3)心理状态3.辅助检查大便常规、大便隐血试验、X腹部检查、结肠镜检查等(二)护理诊断1.腹泻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蠕动增快、水分不能吸收、肠黏膜分泌增多有关。2.便秘与活动减少、长期卧床、饮食结构不合理、疾病影响有关。(三)护理目标1.病人腹泻减轻,并逐渐缓解。2.病人便秘减轻或完全缓解。(四)护理措施1.腹泻病人的护理(1)生活护理:注意休息、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和周围皮肤、选择少渣、少纤维素、少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等(2)观察病情(3)配合治疗2.便秘病人的护理(1)生活护理:增加活动量,做腹部按摩、摄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定时排便等(2)病情观察3.配合治疗六、黄疸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2.身体状况(1)症状评估(2)护理体检(3)心理状态(二)护理措施1.生活护理(1)休息与饮食(2)皮肤护理(3)保持大便通畅2.观察病情3.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