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鼎湖山听泉同步练习北京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鼎湖山听泉同步练习北京版.doc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鼎湖山听泉同步练习北京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14鼎湖山听泉夯实基础1.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在横线上改正。轻纱遮面欢呼鹊跃清澈透明山明谷应万籁俱寂岁月流失引人暇想有仙则名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的钟声和()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着,像是老人扶仗立于门前,()着嬉戏忘返的孩子。A.清脆嘹亮叮叮咚咚呼唤招呼B.安详厚重清新明丽回答召唤C.安详厚重欢快清亮应答召唤D.清脆嘹亮欢快清亮应答呼喊3.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方法。(1)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2)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3)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能力提升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进山方知泉水非此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进,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1)给加点字注音一泓()楹联()幽曲()童稚()(2)山泉和“我”的爱女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3)文中引用楹联有什么作用?开放探究5.下面一段文字选自老舍的《趵突泉》,阅读后答题。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1)与《鼎湖山听泉》比较一下,谢大光与老舍对泉的描写反映出他们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理解有什么不同?答:(2)语段的结尾说“……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请你发挥想象,描绘一下你所想到的境界。【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鹊—雀明—鸣失—逝暇—遐2.C3.(1)比喻(2)排比(3)拟人【能力提升】4.(1)略(2)泉的踪影不可捉摸,“半含半露、欲近故远”;“我”的爱女调皮、活泼,忽而“跑开”,忽而“跑进”。(3)点出了眼前境界清澈透明的特点,也印证了自己的感受。【开放探究】5.(1)老舍写的是地上泉水涌出的情景,重视觉感受。作者是客观地赞叹,并且沉迷其中,觉得有些捉摸不透。《鼎湖山听泉》则是以耳代目,从泉声中感受亲情,感悟到生命的力量,听到自己的心声。(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