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古诗三首 牧童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古诗三首 牧童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古诗三首牧童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牧笛声声品童趣——古诗《牧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铺”、“蓑”等字,会写“蓑”1个生字,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2.借助重点字词,展开想象,能用本人的话概括诗的意思。3.领会诗的意境,从诗句中感受快乐与自在。【教学重难点】利用重点字词领会诗中画面的美妙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形状的向往。【教学方法与手腕】“朗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法”、“情景创想法”、“拓展延伸法”【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牧童短笛》音频材料【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激“趣”同学们,说起童年总有许多聊不完的话题。瞧,在大诗人杜牧笔下,童年是“遥指杏花村”的牵肠挂肚;在杨万里笔下,童年是“急走追黄碟”的自在自在;在诗仙李白的笔下,童年是“飞入青云端”的美丽遥想……(课件出示相关描述童年的诗句和画面)那么,在吕岩这位传奇诗人笔下,童年又是甚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古诗,走进吕洞宾的诗词世界。(板书:牧童)二、初步感知,读“趣”1.自在读(3遍以上)。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留意“牧、蓑”的字音、字形。)2.指名读,正音。提示先生按必然的节奏来读。(七言绝句的格式分为两大类,《牧童》属于仄起式的第二种: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所以这里的“铺”该当读四声,)同学们本人再试一试,看能不能读好。3、按节奏来读。4、配乐来读,留意读出自然节奏,读出情感韵律。三、二次浏览,说“趣”1.同学们,读通了古诗,还该当理解诗的意思。如今请大家按照本人喜欢的方式理解诗意,可以同桌讨论,也能够本人学习。(2分钟)2.看大家学得这么认真,老师要先考考你们:你知道这些字词在诗中的意思吗?课件出示:铺:铺开弄:逗弄蓑衣:用棕叶等编织的衣服,可以挡风遮雨2、重点解读“蓑衣”注释,然后讲解“蓑”字的演化过程。3、学写蓑字(先熟手写两个,同桌评价写得如何,画星星评价)3.明确了字词含义,接下去我们来想一想:这首诗大概讲了一件甚么事?4.(先生根据注释回答诗意,可以让两三个孩子来说一说)5.从诗中你读到了一个甚么样的牧童抽象?四、细读赏析,品“趣”过渡句:同学们,透过诗,我们看到一个可爱自在的小牧童抽象,除此之外,你还能从诗中看到甚么?(草地,黄牛……)1、出示:草铺横野六七里。课件点击“铺”字:经过这个字,你感觉这是一片甚么样的草地?(宽广、辽阔)课件出示草地图片:你看到了甚么?(先生回答)先生根据看到的图片进行口语表达训练。2、瞧,眼前绿草如茵,和风阵阵。耳边传来甚么(笛声)播音乐。课件出示诗句,同学们,是谁在逗弄笛声呢?从这个弄字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的小牧童?(活泼、聪明的、调皮的……)是啊,活泼可爱的小牧童放牛归来,弄笛还家。想一下,他会怎样逗弄他的笛子?(课件出示句式训练)瞧,同学们一个铺字写出了草地的辽阔,一个“弄”字突出了牧童的活泼,记住了,捉住重点字词理解诗句也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方法。(板书:铺弄)3、同学们,来看诗中这几个数字,六七里,三四声。你来想一下,是否是草地只需六七里宽,而笛声也只需三四声呢?这些数字是为了阐明甚么?总结:这些数字在诗中都不是具体的描写,“六七里”极言其多,进一步突出了草地的茂盛和广阔(板书:广茂);“三四声”极言其少,反而突出了笛声委婉,也衬托出了乡村夜晚的静寂。(板书:委婉)在古诗中,诗人常常用这样的虚数来写景言事,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是写桃花才开,数量不多;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极言数量很多,掌握了虚数的用法,将来解析诗意就事半功倍了。4、置身于这一片广茂的草地和委婉的笛声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1)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生齐读)读的时分可以把“六七里”读得长而缓,“三四声”读得短而轻。谁来试试?(指名读)(2)老师仿佛看到了,绿油油的小草铺满了田野,和风轻轻吹过,正涌起层层绿色的涟漪呢!远处传来的笛声,一阵阵委婉的曲调,时有时无,时快时慢,时远,时近。男生们,可情愿用你们的朗读领老师再欣赏一番吗?(男生齐读)(3)旭日西下,草野茫茫,牧笛声声随风扬。多静谧的景象,多悠闲的心情啊!(师引读:草铺横野,生接:六七里;师引读:笛弄晚风,生接:三四声。)就这样,牧童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光着脚丫,在晚风的吹拂下慢悠悠地回到了家。接下去,他干了甚么?(用诗句回答)出示: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1、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黄昏后,吃饱饭的牧童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来到了草垛。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隐隐还闪烁着星光,看到如此美景,牧童哪还顾得上脱下蓑衣,嗖!这不,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他已惬意地躺着俯视这番美景了。此时此刻,你觉得他会想些甚么?(生自在言说)2、同学们,甚么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