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第17课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郑州市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第17课时.doc

郑州市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第17课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街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总第17课时课题防患于未然班级学生姓名:编制教师:马秋平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说出犯罪的原因和犯罪的危害。2、通过案例分析,能说出加强自我防范的方法。上课时间审核领导岳朝军教与学的过程思考、点拨、小结自主学习自我检测(6分)自学课本-----101页青少年走向犯罪的原因有哪些?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自学指导:结合自主学习提纲进行学习,把完成的题目在书上圈、点、勾、划出来,把疑难问题写在表格中合作交流,汇报总结:对学习结果进行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汇报、展示、质疑解难、教师精讲对学习提纲的问题进行识记组内互考、同桌交叉互考合作交流组内互测(6分)1、小组交流以上自学内容,有问题把题号写在展板上2、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帮助有问题的同学解决问题巩固记忆(8分)背自学提纲中第3题对桌检测,组长抽测四、盘点收获(课后反思)2分钟展示解疑点拨提升(10分)对重难点进行点拨:1、如何加强自我防范?巩固训练当堂检测:(10分)(评价等级为甲、乙、丙、丁)一、选择题1、初中生小军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有时还旷课、与人打架,班主任多次对他进行耐心教育,他反而指责老师干涉其自由。对此事你的看法是()①②③④①老师的做法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②小军的行为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禁止的③老师侵犯了小军的人身自由④小军应接受老师的教育,改正缺点,努力学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从小偷针,长大偷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古语启示我们()①一般违法行为必然发展为犯罪②小错可能是大错的开始,犯大错往往是从犯小错发展而来的③一个人如果不注意防微杜渐,就有可能从沾染不良行为发展到违法犯罪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道德底线一旦因种种小的因素开了“口子”,因其小而不以为意,那么一个必然的结果便是道德丧失,甚至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这告诉我们()A、道德水平高的人不会违法犯罪B、违法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极大C、人们一旦突破道德底线,便构成违法犯罪D、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守法护法4、据报载,洛阳市3名小学生在金某经营的游戏厅打游戏时,因欠交3元钱,竟被金某用刀杀害,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金某死刑。该案例启示我们()①未成年人要依法自律②我国刑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③未成年人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④玩网络游戏容易导致犯罪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小张喜欢占小便宜,向同学借学习用品,总是久拖不还。老师批评他,他却说:“我不偷不抢,也不会违法犯罪。”对小张的行为,正确的评价是()①中学生应加强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②很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③只要不违法,有点小毛病无伤大雅④不必大惊小怪,人人都会有缺点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6、小明从小受爷爷、奶奶宠爱,久而久之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气,后来他从小偷小摸的行为开始,发展到偷同学、老师的钱,最终他与社会上的一伙“哥们儿”持刀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违法必然导致犯罪B、一般违法与犯罪在本质上是一致的C、犯罪一定违法D、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7、高中生王某曾因偷同学的小额钱物被学校处分,但他仍然执迷不悟,不思悔改,最终因持刀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一案例说明()A、有不良行为若不加以改正,有可能走向违法犯罪B、王某持刀抢劫属于一般违法行为C、一般违法行为必然会发展为犯罪D、王某偷同学的小额钱物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二、分析题:初中学生小涛由于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打架、旷课,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之人,经常在放学路上,敲诈低年级的同学,受到通报批评的校纪处分,但他仍不思悔改,后来因为拦路抢劫而被判刑入狱。(1)小涛因为拦路抢劫而被判刑入狱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2)简要分析小涛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3)小涛一步一步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给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