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第15课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郑州市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第15课时.doc

郑州市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第15课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街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总第15课时课题走近法律班级学生姓名:编制教师:马秋平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说出规则的分类,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通过材料分析,能够说出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和作用。上课时间审核领导岳朝军教与学的过程思考、点拨、小结自主学习自我检测(6分)自学课本-----90页1、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2、生活中的规则可分为哪几类?它们有什么区别?3、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是什么?4、法律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自学指导:结合自主学习提纲进行学习,把完成的题目在书上圈、点、勾、划出来,把疑难问题写在表格中合作交流,汇报总结:对学习结果进行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汇报、展示、质疑解难、教师精讲对学习提纲的问题进行识记组内互考、同桌交叉互考合作交流组内互测(6分)1、小组交流以上自学内容,有问题把题号写在展板上2、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帮助有问题的同学解决问题巩固记忆(8分)背自学提纲中第3、4题对桌检测,组长抽测四、盘点收获(课后反思)2分钟展示解疑点拨提升(10分)对重难点进行点拨:1、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巩固训练当堂检测:(10分)(评价等级为甲、乙、丙、丁)一、选择题1、2011年4月8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李堂堂做出一审判决,认定李堂堂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说明法律()(1)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4)法律只对违法犯罪分子有制裁作用,对其他公民则不起作用A.⑴⑵B.⑵⑶C.⑴⑶⑷D.⑵⑶⑷2、法律之所以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是因为()⑴法律的制定不同于其它行为规范的制定⑵法律的实施不同于其它行为规范的实施⑶法律的约束力不同于其它行为规范⑷法律只对违法犯罪分子有制裁作用,对其它公民则不起作用A.⑴⑵⑶⑷B.⑴⑵⑶C.⑵⑶⑷D.⑴⑵3、在我国,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这表明()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体现和维护道德的要求C、法律要靠人们自觉执行来保证实施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与法律无关系B、我现在还小,与法律无关系C、我不与别人打官司,与法律无关系D、法律伴随每个公民度过一生,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5、对于酒后驾车这种行为,仅仅靠社会舆论的谴责是难以有效制止的。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止这种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该法实施后,酒后驾车的现象大为减少。这表明()A、社会生活的行为规则主要靠法律的力量来实现B、法律规范人们行为的力度更大C、法律可以代替社会舆论,强制人们做一切事情D、有法可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6、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法律相比较,两者的区别是()A、前者由中学生制定或认可,后者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前者不具备约束力,后者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C、前者只使用于中学生,后者则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D、违反前者不承担责任,违反后者则要受到法律制裁7、“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1)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2)制裁违法犯罪行为(3)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4)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A、⑴⑵⑶B、⑴⑵⑷C、⑴⑶⑷D、⑵⑶⑷二、分析题1、谈谈选择题第1题的案例给你的启示。对象2、下表是某中学的同学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市民遵守交通法规状况进行的20分钟持续观察的记录:项目汽车(辆)摩托车(辆)自行车(辆)过马路的行为(人)总流动量837480494587违反交通规则2246152271违规比例2.63%9.85%30.77%46.17%(1)上表反映了什么问题?(2)结合上表所反映的问题,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