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的最大秩分解及其应用(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3.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矩阵的最大秩分解及其应用(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矩阵的最大秩分解及其应用(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矩阵的最大秩分解及其应用(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矩阵的最大秩分解及其应用黄爱梅(01数本26号)摘要:本文给出矩阵分解为两个与同秩的因子的积的具体方法,并讨论它的一些相关应用。关键词:满秩分解、列满秩、行满秩、初等变换正文:定理1:设,则存在矩阵,使得。证:设,其中,它由的个线性无关列组成,为的其余列所组成的矩阵。为初等列变换矩阵之积。由于的列均为的列的线性组合,故存在矩阵,使得于是令显然有且。矩阵的这种分解,称为最大秩分解(满秩分解)定理的证明过程给出求、的方法,可归纳如下:将进行初等变换,化为行标准型,即将变为如下形式的矩阵。r个元素不全为零的行其中“*”表示不一定为0的元素,在中第个元素为1外,其余的无素均为0()。于是中列的元素组成的阶矩阵就是。而在中除去下面的个元素全为0行的外,所得的阶矩阵即为。例1求矩阵的最大秩分解。解:将进行行初等行变换,化为标准型即知的第1、2、3列线性无关,其他列可被这三列线性表示。于是得,其中在例1中,的第1、2、3列组成了列满秩矩阵,可以看到,我们也可以选择线性无关的第1、2、4列组成列满秩矩阵,于是得到的另一个满秩分解。求矩阵的最大秩分解。解;将进行初等行变换,容易计算出的行标准型矩阵为于是取的前两列组成的矩阵为,再取中非零行组成的矩阵为容易验证,由于在矩阵理论中,一般“行”具有的性质,对“列”也同样具有,例如在例2中,将通过一系列初等列变换,可化为标准形是于是取不为零的列组成的矩阵为,再取的前两行组成的矩阵为,容易验证,由例2可得,故的最大秩分解不唯一。更一般地,对于矩阵的满秩分解,可变为,这就又得到的一个满秩分解。因此我们知,满秩分解不唯一,但存在下述定理:定理2设,且(1)均为其满秩分解,则一定存在,使得(2)证:由(1)得(3)因可逆,于是从(3)得(4)其中同理有(5)其中将(4)(5)代入(1)中得上式两端同时左乘、右乘得(6)再利用的、可逆性,即有亦即、为互逆的方阵,记,则。从而得到(3)。证毕。下面我们讨论满秩分解的应用我们知道列满秩阵左可逆,行满秩阵右可逆,满秩阵可逆,但对于一的矩阵,并没有逆阵的定义,那么有了矩阵的满秩分解,是否可以将矩阵的逆的概念,再进一步地推广呢?我们知道,若,则矩阵可逆且,对于,它有满秩分解,因此最直接的想法是对矩阵的“逆”做如下定义显然,与矩阵可相乘。首先注意到(7)定义的“逆”,同左逆、右逆一样,可以是一个矩阵集合。但是否会因为满秩分解的不唯一而使得这个矩阵集合也不唯一呢、我们用下面的定理回答这一问题、定理3设,均为矩阵的满秩分解,记,分别是这两个满秩分解所得矩阵按(7)的定义的矩阵集合,则。证明:依定理2,存在,使得,存在,使。又即、分别是、的左逆、右逆。因此。即。同理可证。故得。证毕。由此知道,(7)定义的“逆”决定于矩阵本身,并非决定于满秩分解的形式、其次利用定理3容易验证(7)与我们已有的逆的概念是统一的,即若为可逆方阵,则,而为列满秩或行满秩阵时,或,我们称为矩阵的广义逆。参考文献:1.《矩阵理论基础》姜家辉著大连理工出版社2.《矩阵理论》黄廷祝著高等教育出版社3.《矩阵分析》杨克劭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矩阵理论期末论文题目:矩阵的最大秩分解单位:莆田学院班级:0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班姓名:黄爱梅学号:20011411262005年1月26日宝鸡文理学院本科学年论文论文题目:矩阵秩及其应用学生姓名:李前学生学号:202190014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指导老师:杨建宏数学系2021年11月28日目录【摘要】...............................................................................................................1【关键字】............................................................................................................1一、矩阵的秩的有关概念....................................................................................1二、矩阵中的相关定理及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