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23每逢佳节倍思亲_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23每逢佳节倍思亲_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x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23每逢佳节倍思亲_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23每逢佳节倍思亲苏教版(2019)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经过各种活动引导先生发挥想象,领会诗中的情感;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利用资源库展开课内与课外的多方延伸,让先生深入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从而熏陶先生的情怀,熏陶情操,进步语文素养。教学重点:1、理解诗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能背诵。2、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领会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教学难点:利用各种信息资源领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怀念家乡,怀念亲朋的思想感情。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工夫: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调动感情,导入课题。1、(出示望月图,音乐)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地方,故人是每个人心中最亲的人。每见月圆,远在异乡的人们总会对故乡对亲人怀念不已。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齐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乡愁。“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谁的乡愁呢?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每逢佳节倍思亲》。2、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曾经知道了王维是唐代一位大诗人。他写了一首着名的诗,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文用人们最熟习的一句诗作为课题,读:(指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先生齐读。)3、你们知道哪些节日是“佳节”?(指名让先生说,老师评点)4、师:“每逢佳节倍思亲”(突出)课文中的“佳节”指甚么节?这个佳节人们是如何过的呢?过渡: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下方请同学们仔细听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划下去,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置信你们定能找到答案。二、情景同现,读文悟情。㈠、读读想一想,体验节日快乐。1、先生自读。老师巡查。2、交流:(1).标题中所写的佳节是指甚么节呢?(指名读句子。)(从“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知道这个节是重阳节)(2)介绍重阳节(出示材料)(3)在重阳节里,人们是怎样过的?(指名读句)A.长安的人怎样过重阳节?▲(出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了。人们扶老携幼,兴致勃勃地去登高顽耍。)▲同学们,用心去读,用心去想,多读几遍,读后再想一想。待会儿老师请你来读。你读了这段话,眼前仿佛看到了甚么?(先生自在读文,教师巡查交流。)▲甚么是“扶老携幼”?读词。谁给“兴致勃勃”换个意思相反的词(神彩奕奕、怒气洋洋)。引说情景(配图片):师:节日的长安街头可真热闹呀!人们有的搀扶着老人去赏菊,有的抱着小孩去买冰糖葫芦,有的骑着毛驴去赶庙会,还有的全家带侧重阳糕外出郊游……真是热闹呀!这就是重阳节热闹的场景,此时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抽生说)▲谁能把这欢快的场面经过读书告诉大家?指名读。(评价:听了你的读,我仿佛就站在热闹的大街上了;你觉得他读得怎样;你认为怎样读才更热闹呢?)这就是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啊!人们都在开开心心过重阳节啊!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节日,难怪王维会称它为“佳节”。这段话该怎样读呢?你再试试。(老师点评:你读的真欢快。你读的真热闹。你读的真怒气洋洋。)B诗人家乡重阳节是怎样过的?▲(出示:之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同,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同学们再用心来读读这段话,看看后面的插图,找找答案。之前在家乡时,他与兄弟们是怎样欢度重阳节的呢?(先生读思)▲交流:你仿佛看到了甚么?(兄弟们头戴茱萸登高远眺;他们喝着菊花酒,吃侧重阳糕,他们聚在一同吟诗弹唱……)(相机指点:茱萸:别名越椒,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据说可祛邪避灾。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了。到唐代就曾经很普遍了。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手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你仿佛听到了甚么?(他们的欢笑声、喝彩声、祝愿声……)你想到了甚么?(他们在重阳节里真是开心呀!▲朗读领会。(师:你们看到了兄弟手挽手,头插茱萸去登高顽耍,听到了兄弟们的笑声,多么高兴啊,用你的言语将这欢快情景表达出来。a、指名读b、点评:这欢乐多吗?从哪里看出?“每逢”“总要”该当突出。D、师:让我们与诗人一同走进那个充满欢乐的重阳节吧!(齐读两段话——家乡过重阳节与长安过重阳节的场面)㈡回归古诗,品悟诗情1、过渡:在这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日子里,王维开心吗?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请同学们边默读边考虑,从诗文中找到答案。▲先生默读诗,教师巡查。▲交流领会王维的心情。(1)独在异乡为异客(理解“异乡“异客”“独”——他一人在长安,外出求学,当兄弟们在家乡“山东”(简笔画出长安至蒲州表示图,帮助理解“山”指“华山”“山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