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十六章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ppt

第二十六章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缺铁性贫血可用铁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用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后者是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所致,治疗比较困难。一、铁剂常用药物: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右旋糖酐铁体内含铁量:成年男性为46mg/kg.w,女性30mg/kg.w。生理情况下机体排铁量很少,约1-2mg/日,铁代谢的最大特点是其体内保留度。1.吸收形式与部位:口服铁剂以无机Fe2+形式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吸收。(食物中的铁均为Fe3+)2.转运:吸收直接进入骨髓供造血使用,或与肠粘膜转铁蛋白结合以铁蛋白形式储存其中。3.消除:从肠粘膜细胞脱落,经胆汁、尿液、汗液排出。影响铁吸收的因素:①促进吸收:胃酸、维生素C、食物中果糖、半胱氨酸促进Fe3+→Fe2+。造成缺铁的原因:1.营养不良、需要量>摄入量(生理需要量:1-1.5mg/d)2.铁吸收障碍(如胃肠疾病胃Ca,胃酸缺乏,慢性腹泻等);3.长期病理性失血如寄生虫、痔疮、月经过多等。铁是红细胞成熟阶段合成血红素必不可少的物质。吸收到骨髓的铁,吸附在有核红细胞膜上并进入细胞内的线粒体,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后者与珠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临床应用][制剂类型及选用][不良反应]二、叶酸类3.叶酸缺乏则一碳基团缺乏,影响核苷酸的合成,最明显的是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受阻,导致DNA合成减少,细胞分裂与增殖抑制,由于对RNA和蛋白质合成影响较少,使细胞DNA/RNA比值下降,出现细胞增大、胞浆丰富、细胞核中染色质疏松分散。红细胞最为明显,表现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临床应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尤其对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妊娠期和婴儿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疗效好。三、维生素B122.体内过程:维生素B12必须与胃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即“内因子”结合才能免受胃液消化而进入空肠吸收。胃粘膜萎缩所致“内因子”缺乏可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引起“恶性贫血”4.维生素B12缺乏时,甲基丙二酰辅酶A积聚,合成异常脂肪酸,而影响正常神经鞘磷脂合成,出现神经损害症状。故有神经症状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必须用维生素B12治疗。